13.动点轨迹方程: (1)求轨迹方程的步骤:建系.设点.列式.化简.确定点的范围, (2)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 ①直接法:直接利用条件建立之间的关系,如已知动点P到定点F(1,0)和直线的距离之和等于4.求P的轨迹方程.(答:或), ②待定系数法:已知所求曲线的类型.求曲线方程――先根据条件设出所求曲线的方程.再由条件确定其待定系数.如线段AB过x轴正半轴上一点M(m.0).端点A.B到x轴距离之积为2m.以x轴为对称轴.过A.O.B三点作抛物线.则此抛物线方程为 (答:), ③定义法:先根据条件得出动点的轨迹是某种已知曲线.再由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如(1)由动点P向圆作两条切线PA.PB.切点分别为A.B.∠APB=600.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答:),的距离比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1.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 (答:),(3) 一动圆与两圆⊙M:和⊙N:都外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为 , ④代入转移法:动点依赖于另一动点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又在某已知曲线上.则可先用的代数式表示.再将代入已知曲线得要求的轨迹方程,如动点P是抛物线上任一点.定点为,点M分所成的比为2.则M的轨迹方程为 (答:), ⑤参数法:当动点坐标之间的关系不易直接找到.也没有相关动点可用时.可考虑将均用一中间变量表示.得参数方程.再消去参数得普通方程).如(1)AB是圆O的直径.且|AB|=2a.M为圆上一动点.作MN⊥AB.垂足为N.在OM上取点.使.求点的轨迹.(答:),(2)若点在圆上运动.则点的轨迹方程是 (答:),(3)过抛物线的焦点F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则弦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是 (答:), 注意:①如果问题中涉及到平面向量知识.那么应从已知向量的特点出发.考虑选择向量的几何形式进行“摘帽子或脱靴子 转化.还是选择向量的代数形式进行“摘帽子或脱靴子 转化.如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c.0).Q是椭圆外的动点.满足点P是线段F1Q与该椭圆的交点.点T在线段F2Q上.并且满足(1)设为点P的横坐标.证明,(2)求点T的轨迹C的方程,(3)试问:在点T的轨迹C上.是否存在点M.使△F1MF2的面积S=若存在.求∠F1MF2的正切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时不存在,当时存在.此时∠F1MF2=2) ②曲线与曲线方程.轨迹与轨迹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寻求轨迹或轨迹方程时应注意轨迹上特殊点对轨迹的“完备性与纯粹性 的影响. ③在与圆锥曲线相关的综合题中.常借助于“平面几何性质 数形结合(如角平分线的双重身份――对称性.利用到角公式).“方程与函数性质 化解析几何问题为代数问题.“分类讨论思想 化整为零分化处理.“求值构造等式.求变量范围构造不等关系 等等. ④如果在一条直线上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点 .那么可选择应用“斜率或向量 为桥梁转化.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已知锐角∠AOB=2α内有动点P,PM⊥OA,PN⊥OB,且四边形PMON的面积等于常数c2.令O为极点∠AOB的角平分线OX为极轴,求动点P的轨迹的极坐标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理科14分文科12分)已知点F(1,0),点P在y轴上运动,点M在x轴上运动.设P(0,b),M(a,0),且,动点N满足

(1)

求点N的轨迹C的方程

(2)

F′为曲线C的准线与x轴的交点,过点F′的直线l交曲线C于不同的两点A、B,若D为AB中点,在x轴上存在一点E,使,求的取值范围(O为坐标原点)

(3)

(理科做)Q为直线x=-1上任一点,过Q点作曲线C的两条切线l1l2,求证l1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已知:(x-2)2+y2=1,Q是y轴上的动点,QA、QB分别切于A、B两点

(1)

如果,求直线MQ的方程

(2)

求动弦AB的中点P的轨迹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已知圆M的方程为:(x+3)2+y2=100及定点N(3,0),动点P在圆M上运动,线段PN的垂直平分线交圆M的半径MP于Q点,设点Q的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C的方程;

(2)试问:过点T()是否存在直线l,使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且,(O为坐标原点)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不存在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设A,B分别是直线上的两个动点,并且,动点P满足.记动点P的轨迹为

(1)

求轨迹C的方程

(2)

若点D的坐标为(0,16),M、N是曲线C上的两个动点,且,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