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特点 1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直至取消人头税 2 征税形式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 3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 4 征税对象由征收实物为主到征收货币为主 5 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代役 6 商品税逐渐加重 五 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1 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在商朝时已经存在.西周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广.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种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井田制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 2 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他们.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一个重要原因. 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汪洋大海.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贵族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制经济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 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大致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等.均田制主要在北魏.隋唐时期实行.其主要特点有: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和劳动力.这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并不触动贵族地主的利益,受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六 土地兼并问题 A 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土地兼并是其基本特点.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在封建社会不可能根除土地兼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 B 原因:1.允许土地买卖是其根源.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3.人们观念的影响.4.国家政策的局限性. C 影响:政治上.1.削弱中央集权.2.使大批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经济上.1.国家财政收入锐减.2.加剧农民的贫困.影响购买力.制约市场的扩大.3.影响人们的观念.将财富用于购买土地.影响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成为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严重障碍. 七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制度 (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纲领中.“民主 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 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 的目的 C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1950年的.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终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 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2)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 A 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 社会主义改造 背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C 人民公社化 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惩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内容:坚持土地公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八 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 中国以农立国 第一.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九 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1.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①由北方草原向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五胡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②北方人民南迁.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如东汉末年.唐朝中期.两宋之交.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2.人口迁移的原因:①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②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③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④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③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边防.④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⑤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4.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耕地面积扩大.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种植.粮食产量增加.封建经济恢复发展.③实行“摊丁入亩 .废除了人头税制度.刺激人口增长.④疆域版图的扩大和巩固. 5.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①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建设.②农村大量人口自发移向上海.北京.广东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第六专题 亚洲的崛起 考点1 亚洲革命风暴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