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去掉外力后.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我们在做“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关系”的探究实验时,用得到的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

(1)你认为造成图中直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2)利用这个图象,
(填“能”或“不能”)得出实验时小车的总质量.
如选填“能”,则小车的总质量为
0.40
0.40
kg.
如选填“不能”,则简述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厦门一模)如图甲所示,一正方形单匝线框abcd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线框边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该处空间存在一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右边界MN平行于ab,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
t
 
0
时刻B=
B
 
0
.问:
(1)若线框保持静止,则在时间
t
 
0
内产生的焦耳热为多少?
(2)若线框从零时刻起,在一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经过时间
t
 
0
线框cd边刚要离开边界MN,则在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多少?(设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为I)
王怡同学解法:由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经过时间
t
 
0
线框的位移为s=
1
2
a
t
2
0
;由牛顿第二定律:F-
B
 
0
IL=ma;所以W=Fs=
1
2
m
a
2
 
t
2
0
+
1
2
B
 
0
ILa
t
2
0
.你认为王怡同学的解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你写出正确的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1所示,1.2两细绳与水平车顶的夹角分别为300和600,物体质量为m,现让小车以2g(g为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与车保持相对静止时,求:绳1中弹力的大小?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解法
解:以物体m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x:T1cos30°-T2cos60°=ma
y:T1sin30°+T2sin60°=mg
解得:T1=(
3
+
1
2
)mg
你认为该同学的解法正确吗?如有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如图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的操作:
A、取下
砝码
砝码
,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轻推
轻推
(填“轻推”或“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
B、如果打出的纸带如图2示,则应
减小
减小
(填“减小”或“增大”)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
间隔均匀
间隔均匀
为止.
②某同学得到如图3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从图(c)中读出sDG=
3.90
3.90
cm.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5.00
5.00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如图4“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g取9.8m/s2):

代表符号 x1 x2 x3
数值(cm) 12.16 19.1 27.36
①某次实验打出的某条纸带如图5示,O是纸带静止时打出的点,A、B、C是标出的3个计数点,测出它们到O点的距离分别x1、x2、x3,数据如上表.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它的符号为
x2
x2
.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
1mm
1mm

②已知电源频率是50Hz,利用表中给出的数据求出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vB=
1.90
1.90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重物在计数点O到B对应的运动过程中,减小的重力势能为mgx2,增加的动能为
1
2
mvB2
,通过计算发现,mgx2
1
2
mvB2
(选填“>”“<”或“=”),其原因是
纸带与限位孔间有摩擦
纸带与限位孔间有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辨析题: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质量为50kg,若用F=400N的水平恒力推它,可以在5s内使它移动s=50m.若用大小仍为400N、而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斜向上的拉力拉木箱从静止开始运动,使木箱能够到达50m远处,则拉力的作用时间最少是多少?(cos37°=0.8)
某同学是这样解的:当拉力水平时:由运动学公式,有s=
1
2
at2
即50=
1
2
×a1×52

由牛顿第二定律:F-μmg=ma1即400-μ×50×10=50×a1   ②
当拉力斜向上时:设加速度大小为a2
在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Fcos37°-μmg=ma2   ③
a2=
Fcos37°-μmg
m
=
400×0.8-0.4×50×10
50
=2.4m/s2

再由运动学公式,s=
1
2
at2
    ④
解得拉力作用的最少时间:t=
2S
a2
=
2×50
2.4
≈6.45s

(1)这位同学解法是否有不大合理的地方?(回答“有”还是“没有”?)
(2)若有不合理的地方,请你指出这位同学错误步骤对应的序号,并说明理由.
(3)若有不合理的地方,请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