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最.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绸焦观察 10.下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甲.乙为两个阶段的细胞.a.b表示发育变化的模式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a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②乙细胞不同的基因重组导致b过程产生不同的细胞 ③上皮细胞与甲细胞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它们的细胞分化能力应该相同 ④甲细胞中的蛋白质与神经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11.设人在20℃的环境中的产热速率为a1.散热速率为b1,进入0℃环境20分钟后的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以下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a1=b1,a2=b2 B.a2>a1,b1<b2 C.a1<b1,a2>b2 D.A.B两项都对 12.下图中A图与B图的生殖方式有何不同 ( ) A.A图为有性生殖.B图为无性生殖 B.B图产生的子代在遗传上相似,A图产生的子代遗传上不同 C.A图所示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上相似.B图所示的两个子细胞遗传上不同 D.A图所示子代遗传与亲代相似.B图所示子代遗传与亲代不同 13.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14.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15.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 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16.以下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 ( ) A.①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②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C.③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④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17.将一株新鲜的苔藓植物放入其中有伊红的 一种盐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看到苔藓的细胞如图.①. ②是什么颜色? ( ) A.绿.无色 B.绿.红 C.红.无色 D.红.红 18.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 )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减弱 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减弱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大的是 ( ) ①目镜10× ②物镜10× ③目镜16× ④物镜40×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 ) A.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则①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B.若X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可能代表甲状腺激素 C.若X表示人体排出的尿量.则②可能代表抗利尿激素 D.若X表示血糖含量.则②可能代表胰高血糖素 21.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 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22.某一细胞能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M物质.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1)当细胞中M物质浓度高于溶液中M物质浓度时.也会发生M物质的吸收 (2)M物质的吸收速率存在最大值.且吸收结束时膜两侧存在M物质的浓度差 (3)M物质的吸收随着温度而变化.且有一定的最适温度 (4)只有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发生M物质的吸收 则M物质的吸收肯定为主动运输的判断依据是 ( ) A. C.(4) 23.下列属于克隆的是 ( ) ①扦插和嫁接②DNA扩增③胚胎细胞移植④精.卵体外受精并在体外大量繁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24.人类高度关注古细菌的原因不包括 ( ) A.其生活的极端环境类似于早期地球的.在生物进化上有重要地位 B.为基因工程提供特异性的基因资源.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C.为微生物学乃至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课题和材料 D.其属于原核生物.为研究生物固氮和光合作用等提供材料 25.下图是一位同学在观察植物某一器官的装片时所画的四个不同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d细胞属于畸形分化 B.b细胞和c细胞都不可以被用于观察叶绿体流动 C.图中细胞都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D.a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其它细胞中的染色体清晰 26.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叙述错误的是 ( )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熔化.倒平板.灭菌 B.用精密pH试纸测试培养基pH并调节至7.2-7.4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0C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分钟后将倒过来放置 27.下图表示某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器的变化l曲线.该细胞可能为 ( ) A.肾小管管壁细胞 B.胃腺细胞 C.叶表皮细胞 D.根分生区细胞 28.下表表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成分 蛋白胨 葡萄糖 K2HPO4 伊红 美蓝 蒸馏水 含量 10g 10g 2g 0.4g 0.065g 1000ml 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 C.该培养基缺少提供生长因子的物质 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菌种使用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8长郡中学二模)(22分)2007年夏天,我国太湖爆发了大范围蓝藻,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严重影响了市民生活。

(1)蓝藻是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故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二者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2)为判断太湖上游沿岸某工厂是否为污染源,并初步确定污染物中主要是何种物质含量超标,环保部门进行了实验检测。检测员顺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

Ⅰ.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

II.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三等份;编号B、C、D分别进行如表处理,之后加入等量的蓝藻,置于阳光下若干天,再次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单位:104个/mm3

水样编号

A组(原始水样)

0.2

0.3

0.3

1

10

10

7

7

6.5

B组(添加N)

1

1.5

2

2.5

20

19

18

17

18

C组(添加P)

8

9

9.5

10

11

9.5

7.5

7.5

7

D组(无添加)

0.2

0.2

0.3

1

10

9

7

7

6.5

通过A组数据可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大范围蓝藻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超过了湖泊生态系统              的限度。某些蓝藻会产生并分泌一些              代谢产物(如毒素等)对鱼类等水生动物造成危害,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累积危害至牲畜乃至人类。实践证明,只有终止污染物的排放,之后利用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发挥其自净功能,再辅以必要的人工治理措施,才有可能根治这种“绿色污染”。

(4)如果要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可采用黑白瓶法。该方法是从湖泊的一定深度取水样,测其初始的溶氧量。然后将水样分装在透光的白瓶和不透光的黑瓶中,黑白瓶都放回取样深度,一段时间后取出,再测其溶氧量。此时,白瓶中溶氧量的变化是瓶中生物                           之差,这些数值可用来研究该水层是否存在光能自养生物,以及它们固定太阳能的多少等问题。

(5)某小组同学通过对水中细菌的培养观察实验调查池塘的污染情况。在制备培养基时,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                     。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培养基上                 越多,说明池塘水样中细菌的种类越多。

(6)在八十年代太湖生态环境未被破坏时,科学家曾对太湖中的鱼类资源做过调查,右图表示当鱼的密度上升时,鱼产量、个体生长量、食物量和寻食耗能量的变化曲线。其中能代表鱼个体生长量的曲线是

    A.l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