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历时变化显丰满. 就是写出人物心灵的变化过程.而不是只表面静止的表现一个时间点.这样.就可以动态的表现人物的性格层次.如高吉波写的: 雪地里的红棉袄 高吉波 30年前.我8岁. 母亲不在了.一群孩子挤在父亲的脊背上.讨吃求穿.日月十分凄惶. 一个好心的媒人看着可怜.说家里没有女人.日子少光彩.于是.在那个青黄不接的春天.我大哥牵着一头瘦毛驴驮回了我的嫂子.她年长我15岁.嫁来时.驴屁股上绑着两袋玉米.哥说是嫂子用彩礼钱换的. 大约是那年冬天吧.嫂子生了孩子.有一回.大哥趁嫂子不在.悄悄端给我一碗小米粥.嫂子回来时.我已舔净了留在嘴角的米粒.嫂子借故支走大哥.说锅里有碗米饭.留给我的.里面掩着两个鸡蛋. 我没喝.也没吃. 我跑到河里.破冰给侄女洗尿布. “阿九.你太小.洗不净. 嫂子赶来.抱我到河边.她把我红肿的小手拉到她的怀里暖和.然后摸出两个鸡蛋.“还热.吃吧. 那天.风大.雪大.嫂子穿着红棉袄.在雪地里像一团火焰. 20年前.我18岁. 嫂子给我剃个新头.然后背着行李送我到小镇的车站上. “阿九.咱家你出息.外出读书要学会自己疼自己. 她说. 那天.风大.雪大.隔着车窗.嫂子跑着向我招手.我觉得是一团火焰在雪地里跳跃.尽管她穿的棉袄是蓝色的. 现在.我38岁.号称作家. 父亲和大哥相继随我母亲去了.他们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都是给嫂子的:真有来世.我变把椅子.让你坐着歇歇. 到写这篇文字.我与嫂子最末的相见.是去年春节携妻带小回老家去. 那天.风很大.雪很大.透过玻璃.我看见嫂子从屋外抱着柴草进来给我烧坑.我觉得雪地里有一团火焰永不熄灭.虽然她穿的棉袄是黑色的. “阿九.你腰疼是不是熬夜坐得时间太长? 她说:“都这岁数了.还不会自己疼自己. 我没有说话.我盯着嫂子久看.我突然发现她眼睛已深陷下去.像一眼枯井.而且头发竟也全白.但那一刻我跟30年前一样想:嫂子其实是最美的. 后来.我在日记里写过这样的话:嫂子是弓.我们是箭.弓因箭而弯. “我们 .自然也含着我的侄女.她现在美国攻读博士. “30年前.我8岁 “20年前.我18岁 “现在.我38岁.号称作家 三句话单独构成段落.既分别引出一段生活故事.又是一个珍珠链使全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最重要的是.在这个链条上.读者更清晰地看到了生活的磨难使嫂子发生的变化.嫂子的红棉袄的颜色由红而蓝而黑.暗示嫂子由少妇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写尽生活的磨难和嫂子对家庭的奉献. 综合调动多种描写手段.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特别是富有思想.情感内涵的细节进行细雕细刻.并注意人物性格多侧面.动态性的刻画.是人物形象丰满的可靠保证.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