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 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3)四季更替 ①从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以24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②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春.秋.冬 ③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4)五带划分: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A位置画出晨昏线,并用“ ”标出夜半球的范围。

(2)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期间,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①②③④中的         段,该时段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将逐渐          

(3)在地球公转轨道①②③④四个时段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有         

(4)当地球运行到C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此时北京地区处于一年中            的一天(选择填空)。

A.昼最长夜最短                       B.昼夜平分

C.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5)简述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下图中按下列要求画出:

(1)标出地球的地轴和地球自转方向。

(2)标出地球的自转轨道面和公转轨道面。

(3)标出地球的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4)画出夏至日的太阳光线。

(5)标出地球的晨昏线。

(6)结果黄赤交角为0°,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将会怎样?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变小,那么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将怎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关于地球公转运动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夏半年赤道及其以北地区均为昼长夜短

C.冬至日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均达最大值

D.同一季节,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关于地球公转运动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夏半年赤道及其以北地区均为昼长夜短

C.冬至日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均达最大值

D.同一季节,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关于地球公转运动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1. A.
    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2. B.
    夏半年赤道及其以北地区均为昼长夜短
  3. C.
    冬至日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均达最大值
  4. D.
    同一季节,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