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为防止在大灾之后疫病流行,全国各地向灾区运送了大量的各种消毒剂、漂白剂等。
(1)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下与SO2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当1mol HClO2发生分解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与下列物质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其中过碳酸钠只发生了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A.MnO2 B.KMnO4溶液
C.稀盐酸 D.Na2SO3溶液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为防止在大灾之后疫病流行,全国各地向灾区运送了大量的各种消毒剂、漂白剂等。
(1)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下与SO2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与下列物质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其中过碳酸钠只发生了氧化反应的是 。
A.MnO2 B.KMnO4溶液 C.稀盐酸 D.Na2SO3溶液
(3)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 → ClO2↑+ H+ +Cl-+H2O(未配平)。
当1 mol HClO2发生分解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是 个.(用NA表示)
(4)有Fe2+、NO3-、Fe3+、NH4+、H+和H2O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8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为防止在大灾之后疫病流行,当时,全国各地向灾区紧急运送了大量的各种消毒剂、漂白剂等。
(1)84消毒液因其杀菌率高、杀菌种类多、适用范围广,被普遍使用。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该物质可与硫化钠溶液作用生成硫酸钠,试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2)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下与SO2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3)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lO2 =4ClO2↑+ H+ +Cl-+2H2O。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 ▲ 。
(4)过碳酸钠是一种多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与下列物质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其中过碳酸钠只发生了氧化反应的是 ▲ 。
A.MnO2 B.稀盐酸 C.KMnO4溶液 D.Na2SO3溶液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为防止在大灾之后疫病流行,全国各地向灾区运送了大量的各种消毒剂、漂白剂等.
(1)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下与Na2SO3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与下列物质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其中过碳酸钠只发生了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A.MnO2 B.KMnO4溶液 C.稀盐酸 D.Na2SO3溶液
(3)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当1 mol HClO2发生分解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个数是________.
(4)有Fe2+、NO3-、Fe3+、NH4+、H+和H2O六种粒子,分别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则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