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 |
8.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
①兴建污水处理厂 ②疏浚河道 ③加强道路建设 ④完善排水系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立竿见影”的方法,逐日测量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图1)。郑州位于东经112°,北纬34°。读图回答6~9题。
6.太阳在a位置时,测量出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6°,北京时间是12:40,下列关于该中学所在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日昼长11小时
B.该日有太阳直射现象
C.该地气候类型与郑州相同
D.该地位于郑州的西南部
7.太阳在b位置这一天,该小组观测到的日出方位为( )
A.正东 B.东北 C. 东南 D.正南
8.该小组一年的观测中,看到正午太阳在学校南方的时间大约是( )
A.1个月 B.6个半月 C. 10个月 D.11个月
9.太阳从b到c的时段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开普敦炎热干燥 B.珠穆朗玛峰雪线最低
C. 郑州寒冷干燥 D.北京昼长夜短、昼渐短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2004年12月26日这一天,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印度洋沿岸国家(如下图)遭受了一场无情的灾难,但世界各国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吉大港红十字会主席拉巴尼说:“这次(印度洋世纪大海啸灾难),千百年流入孟加拉湾的河流救了我们;同时我们也做了充分准备。因此我们没有发生象邻国一样严重的灾难”。
(1)地震发生3小时32分钟后,美国旧金山(大约西经120度)的小约翰高兴地收到他父亲的平安电话,同时得知他们父子处于不同日期。(3分)
①根据下图请在答题卷相应图中画出此时全球日期分布情况:要求画出日期分界经线并标注度数;在适当位置标注不同的日期。
②此时有关小约翰家乡的叙述可信的是
A.看到许多小朋友在阳光下玩耍
B.小约翰吃着刚从当地果园采摘来的葡萄
C.当地河水较多补给地下水
D.当地企业以规模大、资本集中而著称
(2)简析孟加拉国“没有发生象邻国一样严重的灾难”的自然和人为因素。(2分)
材料三 印度洋海域属于地震多发地带,本身就存在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潜在威胁,然而,印度洋海域的国家几乎都没有加入世界海啸预警系统。因而,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既是天灾更是人祸。
(3)根据以上材料,试从影响自然灾害的人文背景角度分析印度洋海啸灾难的严重性。(3分)
材料四 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参与救援,受到东南亚人民的高度赞扬。在2005年1月6日的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上,温总理在题为《同舟共济重建美好家园》的重要讲话中郑重承诺:中国愿根据受灾国的需要,调整和补充救灾物资;帮助受灾地区重建基础设施;愿意与区域各国分享中国“风云二号”卫星的有关资料等等。
(4)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积极影响。(2分)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2004年12月26日这一天,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印度洋沿岸国家(如下图)遭受了一场无情的灾难,但世界各国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吉大港红十字会主席拉巴尼说:“这次(印度洋世纪大海啸灾难),千百年流入孟加拉湾的河流救了我们;同时我们也做了充分准备。因此我们没有发生象邻国一样严重的灾难”。
(1)地震发生3小时32分钟后,美国旧金山(大约西经120度)的小约翰高兴地收到他父亲的平安电话,同时得知他们父子处于不同日期。(3分)
①根据下图请在答题卷相应图中画出此时全球日期分布情况:要求画出日期分界经线并标注度数;在适当位置标注不同的日期。
②此时有关小约翰家乡的叙述可信的是
A.看到许多小朋友在阳光下玩耍
B.小约翰吃着刚从当地果园采摘来的葡萄
C.当地河水较多补给地下水
D.当地企业以规模大、资本集中而著称
(2)简析孟加拉国“没有发生象邻国一样严重的灾难”的自然和人为因素。(2分)
材料三 印度洋海域属于地震多发地带,本身就存在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潜在威胁,然而,印度洋海域的国家几乎都没有加入世界海啸预警系统。因而,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既是天灾更是人祸。
(3)根据以上材料,试从影响自然灾害的人文背景角度分析印度洋海啸灾难的严重性。(3分)
材料四 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参与救援,受到东南亚人民的高度赞扬。在2005年1月6日的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上,温总理在题为《同舟共济重建美好家园》的重要讲话中郑重承诺:中国愿根据受灾国的需要,调整和补充救灾物资;帮助受灾地区重建基础设施;愿意与区域各国分享中国“风云二号”卫星的有关资料等等。
(4)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积极影响。(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