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物理-物理3-5] 一个静止的氮核N俘获一个速度为2.3×107m/s的中子生成一个复核A.A又衰变成B.C两个新核.设B.C的速度方向与中子速度方向相同.B的质量是中子的11倍.速度是106m/s.B.C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比为RB:RC=11:30.求: (1)C核的速度大小, (2)根据计算判断C核是什么.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①请按电路原理图将图乙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
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在开关闭合前应置于
a
a
端.(选填“a”或“b”)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R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该温度下的电阻值,将它与此时的水温一起记入表中.改变水的温度,测量出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该组同学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中的坐标纸中画出该热敏电阻的R-t关系图.
温度(摄氏度)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阻值(千欧) 8.0 5.2 3.5 2.4 1.7 1.2 1.0 0.8
③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曲线(图丙中已画出)可以看出二者有一定的差异.在相同的温度下,热敏电阻的测量值总比理论值
偏大
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引起这种误差的原因是(不包含读数等偶然误差)
电流表的分压造成电阻的测量值总比真实值大;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更明显,相对误差更大
电流表的分压造成电阻的测量值总比真实值大;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更明显,相对误差更大

④已知电阻的散热功率可表示为P=k(t-t1),其中k是比例系数,t是电阻的温度,t0是周围环境温度.现将本实验所用的热敏电阻接到一个恒流电源中,该电源可以使流过它的电流在任何温度下恒为40mA,t0=20℃,k=0.16W/℃,由理论曲线可知,该电阻的温度大约稳定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8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实验活动中,要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左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右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点“2”的瞬时速度=             加速度=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该小组用天平测出了滑块的质量,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若用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来代替细绳对滑块的拉力,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g、a、等字母表示).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

(Ⅱ).(10分)用伏安法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Ω的未知电阻Rx的阻值.

①在以下备选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填写器材的字母代号);

电源E(电动势3V、内阻可忽略不计)

电流表A1(量程0 ~ 50 mA,内阻约12 Ω)

电流表A2(量程0 ~ 3 A,内阻约0.12 Ω)

电压表V1(量程0 ~ 3V,内阻约3 kΩ)

电压表V2(量程0 ~ 15V,内阻约15 kΩ)

滑动变阻器R1(0 ~ 10 Ω,允许最大电流2.0 A)

滑动变阻器R2(0 ~ 1000 Ω,允许最大电流0.5 A)

定值电阻R(30 Ω,允许最大电流1.0 A),开关、导线若干

② 请在右边的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所测量值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所用器材用对应的符号标出).

③ 某次测量中,电压表读数为U时,电流表读数为I,则计算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R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8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实验活动中,要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左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右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点“2”的瞬时速度=            加速度=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该小组用天平测出了滑块的质量,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若用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来代替细绳对滑块的拉力,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g、a、等字母表示).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
(Ⅱ).(10分)用伏安法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Ω的未知电阻Rx的阻值.
①在以下备选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填写器材的字母代号);

电源E(电动势3V、内阻可忽略不计)
电流表A1(量程0 ~ 50 mA,内阻约12 Ω)
电流表A2(量程0 ~ 3 A,内阻约0.12 Ω)
电压表V1(量程0 ~ 3V,内阻约3 kΩ)
电压表V2(量程0 ~ 15V,内阻约15 kΩ)
滑动变阻器R1(0 ~ 10 Ω,允许最大电流2.0 A)
滑动变阻器R2(0 ~ 1000 Ω,允许最大电流0.5 A)
定值电阻R(30 Ω,允许最大电流1.0 A),开关、导线若干
② 请在右边的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所测量值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所用器材用对应的符号标出).
③ 某次测量中,电压表读数为U时,电流表读数为I,则计算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R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物理—物理3-5】

(1)大量氢原子处于不同能量激发态,发生跃迁时放出三种不同能量的光子,其能量值分别是:。跃迁发生前这些原子分布在        个激发态能级上,其中最高能级的能量值是        (基态能量为)。

(2)如图所示,滑块质量均为,滑块质量为。开始时分别以的速度沿光滑水平轨道向固定在右侧的挡板运动,现将无初速地放在上,并与粘合不再分开,此时相距较近,与挡板碰撞将以原速率反弹,碰撞将粘合在一起。为使能与挡板碰撞两次,应满足什么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8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实验活动中,要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左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右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点“2”的瞬时速度=            加速度=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该小组用天平测出了滑块的质量,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若用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来代替细绳对滑块的拉力,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g、a、等字母表示).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

(Ⅱ).(10分)用伏安法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Ω的未知电阻Rx的阻值.

①在以下备选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填写器材的字母代号);

电源E(电动势3V、内阻可忽略不计)

电流表A1(量程0 ~ 50 mA,内阻约12 Ω)

电流表A2(量程0 ~ 3 A,内阻约0.12 Ω)

电压表V1(量程0 ~ 3V,内阻约3 kΩ)

电压表V2(量程0 ~ 15V,内阻约15 kΩ)

滑动变阻器R1(0 ~ 10 Ω,允许最大电流2.0 A)

滑动变阻器R2(0 ~ 1000 Ω,允许最大电流0.5 A)

定值电阻R(30 Ω,允许最大电流1.0 A),开关、导线若干

② 请在右边的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所测量值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所用器材用对应的符号标出).

③ 某次测量中,电压表读数为U时,电流表读数为I,则计算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R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