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CO2含量的关系.对两图而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土壤中N.P.Mg含量持续下降.不可能导致图中a.b 点改变 B.若环境温度发生显著变化.可能导致图中a.b点位置改变 C.若图中表示的是阳生植物.则对阴生植物而言图中a点应向右移动 D.若图中表示的是C3植物.则对C4植物而言图中a点应向右移动 5下列关于体温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人的体温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②人的体温是指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 ③人体感受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 ④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立毛肌收缩 ⑤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⑥人体体温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某中学将100名高一新生分成水平相同的甲、乙两个“平行班”,每班50人.陈老师采用A、B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分别在甲、乙两个班级进行教改实验.为了解教学效果,期末考试后,陈老师分别从两个班级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作出茎叶图如下.记成绩不低于90分者为“成绩优秀”.
(Ⅰ)在乙班样本的20个个体中,从不低于86分的成绩中随机抽取2个,求抽出的两个均“成绩优秀”的概率;
(Ⅱ)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
附:K2=
n(ad-bc)2
(a+b)(c+d)(a+c)(b+d)
(此公式也可写成x2=
n(n11 n22-n12n21)2
n1+ n2+n+1n+2

P(k2≥K) 0.25 0.15 0.10 0.05 0.025
k 1.323 2.072 2.706 3.841 5.0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中学将100名髙一新生分成水平相同的甲、乙两个“平行班”,每班50人.陈老师采用A、B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分别在甲、乙两个班级进行教改实验.为了解教学效果,期末考试后,陈老师对甲、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记成绩不低于90分者为“成绩优秀”.
精英家教网
(Ⅰ)从乙班随机抽取2名学生的成绩,记“成绩优秀”的个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Ⅱ)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填写下面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
甲班(A方式) 乙班(B方式) 总计
成绩优秀
成绩不优秀
总计
附:K2=
n(ad-bc)2
(a+b)(c+d)(a+c)(b+d)
(此公式也可写成x2=
n(n11n22-n12n21)2
n1+n2+n+1n+2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大学高等数学老师上学期分别采用了A,B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对甲、乙两个大一新生班进行教改试验(两个班人数均为60人,入学数学平均分数和优秀率都相同;勤奋程度和自觉性都一样).现随机抽取甲、乙两班各20名同学的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得到茎叶图如图:
(Ⅰ)从乙班这20名同学中随机抽取两名高等数学成绩不得低于85分的同学,求成绩为90分的同学被抽中的概率;
(Ⅱ)学校规定:成绩不低于85分的为优秀,请填写下面的2×2列联表,并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的前提下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
甲班 乙班 合计
优秀
不优秀
合计
下面临界值表仅供参考:
P(K2≥k)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k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参考公式:K2=
n(ad-bc)2
(a+b)(c+d)(a+c)(b+d)
,其中n=a+b+c+d)
(Ⅲ)从乙班高等数学成绩不低于85分的同学中抽取2人,成绩不低于90分的同学得奖金100元,否则得奖金50元,记ξ为这2人所得的总奖金,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牡丹江一模)某大学高等数学老师这学期分别用A,B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试验甲、乙两个大一新班(人数均为60人,入学数学平均分数和优秀率都相同;勤奋程度和自觉性都一样).现随机抽取甲、乙两班各20名的高等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得到茎叶图:
(Ⅰ)依茎叶图判断哪个班的平均分高?
(Ⅱ)现从甲班高等数学成绩不得低于80分的同学中随机抽取两名同学,求成绩为86分的同学至少有一个被抽中的概率;
(Ⅲ)学校规定:成绩不低于85分的为优秀,请填写下面的2×2列联表,并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的前提下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
甲班 乙班 合计
优秀
不优秀
合计
下面临界值表仅供参考:
P(K2≥k)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k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参考公式:K2=
n(ad-bc)2
(a+b)(c+d)(a+c)(b+d)
,其中n=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中学将100名高一新生分成水平相同的甲、乙两个“平行班”,每班50人.陈老师采用A、B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分别在甲、乙两个班级进行教改实验.为了解教学效果,期末考试后,陈老师甲、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记成绩不低于90分者为“成绩优秀”.
(1)从乙班随机抽取2名学生的成绩,记“成绩优秀”的个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填写下面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成绩优秀”与教学方式有关
甲班(A方式) 乙班(B方式) 总计
成绩优秀
成绩不优秀
总计
附:K2=
n(ad-bc)2
(a+b)(c+d)(a+c)(b+d)

P≥(k2≥k) 0.25 0.15 0.10 0.05 0.025
k 1.323 2.072 2.706 3.814 5.0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