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实验一:甲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题22图I所示.该铜丝的直径为 mm.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l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乙同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游标卡尺的示数如题22图11所示.该工件的长度为 mm. 实验二:甲同学设计了如题22图III所示 的电路测电源的电动势E.内阻r.电阻R0的阻值 及电流表A的内阻rA. 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 待测电阻R0.电压表V. 待测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rA). 电阻箱R.单刀单掷开关S1. 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1)先测电阻R0阻值和电流表A的内阻rA.请将甲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闭合S1.将S2切换到a.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1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1及电流表示数I1.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 .读出电压表示数U2及电流表示数I2.则电阻R0的表达式R0= .电流表A的内阻rA的表达式rA= . (2)完成电阻R0的阻值和电流表A的内阻rA的测量之后.由于线路中某一根导线发生断路.无论单刀双掷开关S2切换到a或b.电压表V的示数始终为零.电流表A的示数不为零.则断路的导线可能为: . (3)甲同学已经测得电阻R0=1.00Ω.电流表A的 内阻rA=1.20Ω.继续测电源的电动势E.内 阻r的阻值.该同学的做法是:撤掉电压表后. 闭合S1.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 数R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由测得的数据. 绘出了如题22图Ⅳ所示的图线.则电源 电动势E= V.内阻r= Ω.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校为了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项课题实验,乙班为实验班,甲班为对比班,甲乙两班的人数均为50人,一年后对两班进行测试,成绩如下表(总分:150分):
甲班
成绩 2a=6,
c
a
=
6
3
a=3,c=
6
x2
9
+
y2
3
=1
x2
9
+
y2
3
=1
y=kx-2
得,(1+3k2)x2-12kx+3=0
△=144k2-12(1+3k2)>0,
频数 4 20 15 10 1
乙班
成绩 k2
1
9
A(x1,y1),B(x2,y2 x1+x2=
12k
1+3k2
x1x2=
3
1+3k2
y1+y2=k(x1+x2)-4=k•
12k
1+3k2-4
=-
4
1+3k2
E(
6k
1+3k2
,-
2
1+3k2
)
频数 1 11 23 13 2
(1)现从甲班成绩位于90到100内的试卷中抽取9份进行试卷分析,请问用什么抽样方法更合理,并写出最后的抽样结果;
(2)根据所给数据可估计在这次测试中,甲班的平均分是101.8,请你估计乙班的平均分,并计算两班平均分相差几分;
(3)完成下面2×2列联表,你认为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的前提下,“这两个班在这次测试中成绩的差异与实施课题实验有关”吗?并说明理由.
成绩小于100分 成绩不小于100分 合计
甲班
-
2
1+3k2
-1
6k
1+3k2
•k=-1
26 50
乙班 12 k=±1 50
合计 36 64 100
附:
x-y-2=0或x+y+2=0.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a=
1
2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