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物体在摩擦力作用下先匀加速运动, 后做匀速运动, a =μg=1.5m/s2 t1= v / a=2s S1= 1/2 at12= 3 m t2=/v=0.5 s ∴t = t1 +t2=2.5 s 木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 ΔS =vt1- S1=3m Q= μmg ΔS =4.5J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关于“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砂桶及沙的总质量m和小车与砝码的总质量M间必须满足
m<<M
m<<M
,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在
交流
交流
电源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02
0.02
s.
(2)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BC
BC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砂桶及沙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应该做匀速直线运动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3)当保持力F不变时,为了更直接地反映小车与砝码的加速度a与小车与砝码的总质量M的关系,往往用a-1/M关系图象表示出来.如果a-1/M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
a与M 成反比
a与M 成反比

(4)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的a-F图象,图象表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是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彻底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彻底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将木板倾斜平衡摩擦力或将倾角调大一些
将木板倾斜平衡摩擦力或将倾角调大一些

(5)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象如图 (b)所示,说明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并比较其大小.
质量,丙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质量,丙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6)如图(c)是该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打点频率50Hz.O点为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E、F、G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标出,AB=11.0cm、BC=14.0cm、CD=17.0cm、DE=20.0cm、EF=23.0cm、FG=26.0cm,根据以上数据进行计算.物体的加速度是
3.0
3.0
m/s2,打F点时的速度是
2.45
2.45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AB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弧形轨道,高度为h,末端B处的切线沿水平方向.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P(可视为质点)从轨道顶端处A点由静止释放,滑到B点时以水平速度v飞出,落在水平地面的C点,其轨迹如图中虚线BC所示.已知P落地时相对于B点的水平位移OC=l,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的作用.
(1)请计算P在弧形轨道上滑行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现于轨道下方紧贴B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右端E轮正上方与B点相距2l.先将驱动轮锁定,传送带处于静止状态.使P仍从A点处由静止释放,它离开B点后先在传送带上滑行,然后从传送带右端水平飞出,恰好仍落在地面上C点,其轨迹如图中虚线EC所示.若将驱动轮的锁定解除,并使驱动轮以角速度ω顺时针匀速转动,再使P仍从A点处由静止释放,最后P的落地点是D点(图中未画出).已知驱动轮的半径为r,传送带与驱动轮之间不打滑,且传送带的厚度忽略不计.求:
①小物块P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②若驱动轮以不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可得到与角速度ω对应的OD值,讨论OD的可能值与ω的对应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如图所示,AB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弧形轨道,高度为h,末端B处的切线沿水平方向。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P(可视为质点)从轨道顶端处A点由静止释放,滑到B点时以水平速度v飞出,落在水平地面的C点,其轨迹如图中虚线BC所示。已知P落地时相对于B点的水平位移OC= l,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的作用。

(1)请计算P在弧形轨道上滑行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现于轨道下方紧贴B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右端E轮正上方与B点相距。先将驱动轮锁定,传送带处于静止状态。使P仍从A点处由静止释放,它离开B点后先在传送带上滑行,然后从传送带右端水平飞出,恰好仍落在地面上C点,其轨迹如图中虚线EC所示。若将驱动轮的锁定解除,并使驱动轮以角速度ω顺时针匀速转动,再使P仍从A点处由静止释放,最后P的落地点是D点(图中未画出)。已知驱动轮的半径为r,传送带与驱动轮之间不打滑,且传送带的厚度忽略不计。求:

①小物块P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②若驱动轮以不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可得到与角速度ω对应的OD值,讨论OD的可能值与ω的对应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如图所示,AB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弧形轨道,高度为h,末端B处的切线沿水平方向。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P(可视为质点)从轨道顶端处A点由静止释放,滑到B点时以水平速度v飞出,落在水平地面的C点,其轨迹如图中虚线BC所示。已知P落地时相对于B点的水平位移OC=l,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的作用。

(1)请计算P在弧形轨道上滑行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现于轨道下方紧贴B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右端E轮正上方与B点相距。先将驱动轮锁定,传送带处于静止状态。使P仍从A点处由静止释放,它离开B点后先在传送带上滑行,然后从传送带右端水平飞出,恰好仍落在地面上C点,其轨迹如图中虚线EC所示。若将驱动轮的锁定解除,并使驱动轮以角速度ω顺时针匀速转动,再使P仍从A点处由静止释放,最后P的落地点是D点(图中未画出)。已知驱动轮的半径为r,传送带与驱动轮之间不打滑,且传送带的厚度忽略不计。求:
①小物块P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②若驱动轮以不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可得到与角速度ω对应的OD值,讨论OD的可能值与ω的对应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如图所示,AB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弧形轨道,高度为h,末端B处的切线沿水平方向。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P(可视为质点)从轨道顶端处A点由静止释放,滑到B点时以水平速度v飞出,落在水平地面的C点,其轨迹如图中虚线BC所示。已知P落地时相对于B点的水平位移OC=l,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的作用。

(1)请计算P在弧形轨道上滑行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现于轨道下方紧贴B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右端E轮正上方与B点相距。先将驱动轮锁定,传送带处于静止状态。使P仍从A点处由静止释放,它离开B点后先在传送带上滑行,然后从传送带右端水平飞出,恰好仍落在地面上C点,其轨迹如图中虚线EC所示。若将驱动轮的锁定解除,并使驱动轮以角速度ω顺时针匀速转动,再使P仍从A点处由静止释放,最后P的落地点是D点(图中未画出)。已知驱动轮的半径为r,传送带与驱动轮之间不打滑,且传送带的厚度忽略不计。求:
①小物块P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②若驱动轮以不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可得到与角速度ω对应的OD值,讨论OD的可能值与ω的对应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