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答案]B [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 掌握溶解度的有关计算问题以及有关概念的辨析等.虽是冰点.也可能会成为热点.往往是学生的弱点.复习中不可不防. [答题技巧]从题目的叙述中可以理解为加入ag Na2SO3时溶液饱和.改用Na2SO3·7H2O也要达到饱和.换言之.Na2SO3·7H2O中的Na2SO3除了满足原溶液饱和外.还要使结晶水中溶解的Na2SO3也达到饱和.设需Na2SO3·7H2O的质量为x.则Na2SO3·7H2O中含Na2SO3和H2O相等为0.5x.据题意可得::0.5x = S:100.则x=.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已知一种c(H+)=1×10-3mol·L1的酸和一种c(OH)= 1×10-3 mol· L1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    )

A.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B.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C.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       D.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分析:题中两溶液中的c(H+)= c(OH),采用中和假想法,若是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溶液一定呈中性。现溶液呈酸性,说明酸过量,且必须是弱酸。以此得答案B。

注意:中和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由两方面决定。该题给出c(H+)= c(OH),故应从酸碱用量考虑。如未理解题意,极易从盐的水解进行分析,故易错选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1)请从下表中实验现象(Ⅱ)(填A、B、C…)中选出与方案(I)(填1、2、3…)对应的实验现象,填入答案(Ⅲ)中.
实验方案(I) 实验现象(Ⅱ) 答案(III)
实验方案I 实验现象II
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
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
加酚酞
A浮与水面,剧烈反应,放出气体,
熔成-个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
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1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
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产生大量气体,可在空气中燃
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2
3.钠与滴有酚酞的冷水反应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
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3
4.镁带与2mol/L的盐酸
反应
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在
空气中燃烧
4
5铝条与2mol/L的盐酸
反应
E.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继而沉淀
消失
5
6.向Al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淀 6
(2)通过以上实验分析了同周期元素的符号
Na、Mg、Al、S、Cl
Na、Mg、Al、S、Cl
,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合成氨对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1)向合成塔中按1:4的物质的量之比充入N2、H2进行氨的合成,图A为T0C时平衡混合物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与压强(P)的关系图.

①写出工业上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N2+3H2
催化剂
.
高温高压
2NH3
N2+3H2
催化剂
.
高温高压
2NH3

②图A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15.00%时,H2的转化率=
24.45%
24.45%

③图B中T=500°C,温度为4500C对应的曲线是
b
b
(选填字母“a“或“b”),选择的理由是
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④由图象知,增大压强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从生产实际考虑增大压强需解决的问题是
研制耐压设备(或增大压强的动力、材料的强度等其他合理答案)
研制耐压设备(或增大压强的动力、材料的强度等其他合理答案)
(写出一条即可).
(2)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由甲烷与水反应制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H2OCO(g)+3H2(g);△H=+QkJ/mol(Q>0)
(3)一定温度下,在2L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
时间/min CH4(mol) H20( mol) CO (mol) H2 (mol)
0 0.40 1.00 0 0
5 X1 X2 X3 0.60
7 Y1 Y2 0.20 Y3
10 0.21 0.81 0.19 0.62
①分析表中数据,判断5?7min之间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填“是”或“否”),
前5min平均反应速率v(CH4)=
0.02mol?min-1
0.02mol?min-1

②反应在7~10min之间,CO的物质的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d
d
(填字母).
a?减少CH4      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充入H2
③若保持温度不变,向1L容器中起始充入0.15mol CH4.0.45mol H2O.
0.05
0.05
mol CO、
0.15
0.15
mol H2,达到平衡时CH4的体积百分含量与第一次投料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某些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代号 A B D E G H I J
化合价 -1 -2 +4、-4 +6、-2 +5、-3 +3 +2 +1
原子半径/nm 0.071 0.074 0.077 0.102 0.110 0.143 0.160 0.186
分析上表中有关数据,并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涉及上述元素的答案,请用元素符号表示.
(1)E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第三
第三
周期,
ⅥA
ⅥA
族;
(2)A、H、J对应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写离子符号)
F-、Na+、Al3+
F-、Na+、Al3+

(3)A与J所形成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是
离子键
离子键
,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4)B与H所形成的化合物与J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2O3+2OH-═2AlO2-+H2O
Al2O3+2OH-═2Al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福建)某研究性小组借助A-D的仪器装置完成有关实验

【实验一】收集NO气体.
(1)用装置A收集NO气体,正确的操作上
C
C
(填序号).
a.从①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b.从①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c.从②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d.从②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实验二】为了探究镀锌薄铁板上的锌的质量分数ωZn和镀层厚度,查询得知锌易溶于碱:Zn+2NaOH=Na2ZnO3+H2↑据此,截取面积为S的双面镀锌薄铁板试样,剪碎、称得质量为m1g.用固体烧碱和水作试剂,拟出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
方案甲:通过测量试样与碱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来实现探究木目标.
(2)选用B和
D
D
(填仪器标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3)测得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L(标准状况),ω(Zn)═
65V
22.4m1
(或
2.9V
m1
等其他合理答案)
65V
22.4m1
(或
2.9V
m1
等其他合理答案)

(4)计算镀层厚度,还需要检索的一个物理量是
金属锌的密度
金属锌的密度

(5)若装置B中的恒压分液漏斗改为普通分液漏斗,测量结果将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选用仪器C做实验,试样经充分反应,滤出不溶物、洗涤、烘干,称得其质量为m2g.
(6)ω(Zn)=
m1-m2
m1
m1-m2
m1

方案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仪器、试样和试剂的总质量(其差值即为H2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实验同样使用仪器C.
(7)从实验误差角度分析,方案丙
劣于
劣于
方案乙(填“优于”、“劣于”或“等同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