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根据下列材料和图11四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将会促进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 (1)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观丰富多彩.说明了旅游资源具有 性.欣赏A地著名的水文地理景观应注意把握 . (2)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是 (填 区域内 或 区域内外 ).这说明旅游资源的 是有限的. (3)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 (4)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国际化运作的前景“不可限量 .据估计. 2005年海外游客就达250万人次.这将对该地区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根据下列材料和图11四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将会促进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

(1)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观丰富多彩,说明了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___性,欣赏A地著名的水文地理景观应注意把握____________。(2分)

(2)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是___________(填”区域内”或”区域内外”)。这说明旅游资源的____________是有限的。(2分)

(3)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4分)

                                                                              

(4)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国际化运作的前景“不可限量”。据估计, 2005年海外游客就达250万人次。这将对该地区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2分)

材料1:2005年11月1日0时,根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年末总人口达130756万人(不含港澳台地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中国总人口增加了4045万人;流动人口达1. 4735亿人;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 69%;全国共有家庭39519万户,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3.13人,与2000年相比,平均每个家庭减少了0. 31人。

材料2:中科院发布的2010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第三波移民高潮”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呈愈演愈烈之势。中国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为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

(1)下图中A、B、C、D四点中正确反映2005年我国相关情况的是________。(2分)

(2)据预测,2010年至204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你认为该如何妥善解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4分)

(3)我国海外移民数量逐年增多,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地景观图。

(1)简要说明图中M、N、F、P四条小路走向与等高线的关系。

(2)假如图示区域发生山泥倾泻,你认为会形成灾害吗?请阐述理由。

材料二  2010年8月7日23时,甘肃舟曲地区发生特大地质灾害,遇难1447人,失踪318人,受伤住院72人,建筑和耕地损失惨重。舟曲位于秦岭南坡,靠近四川西部,贯穿境内的河流是嘉陵江上游的白龙江。

(3)用已学知识,试分析舟曲地区今年发生特大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英国于1601年颁布《济贫法》,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收容救济老人、孤儿、残疾人。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它限制儿童的工作实践并为儿童提供教育机会。根据《工厂法》……制订了有关通风、温度和工作时间之类的规则。根据《失业保险法》……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劳动者。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依据《老年抚恤金法》的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获得标准规模的抚恤金(每月5先令)的权利,而不需支付任何税款。1919年又提高到10先令。在1919—1939年间,英国共建筑了130万幢公用住宅,300万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

——《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

(4)据材料三,概括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6分)

材料四  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19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

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

我看到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房破损,衣衫褴褛,营养不良。

——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

(5)从材料四的演说词中,你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以解决?

材料五  近两个月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6)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有何共同特点?

(7)综合材料三、四、五,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材料六:近几年,由于我国各地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许多地方的房价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大中城市的房价更是令人堪忧。

材料七:为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以来,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38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会议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8)随着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强,不少地方的房产价格开始回落,宏观调控措施初见成效。请分析房产价格回落对人们生活和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9)结合材料七,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政府是怎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福建省漳州一中2010届高三文综)读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新模式和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图7“皖江城市带分布图”、图8“皖江城市带及其周边等高线示意图”

(1)根据图7、图8,说出皖江城市带的分布特点。

(2)分析皖江城市带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有利条件。

材料三 表2—该地区某年年降水量和蒸发量比较表(单位:mm)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37

51

75

101

119

183

176

122

84

56

53

30

蒸发量

21

26

58

87

103

124

142

167

106

48

35

23

(3)据表说出6—8月份期间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并分析其成因。

 

材料四 图9“安徽省耕地面积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图”

 

 

 

 

(4)据图说明安徽省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特征,并阐述该省耕地持续利用的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流动人口信息图表,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上,发布了一份《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也称“白皮书”)郑重指出:我国城市化进程正遭遇“半城市化”的困扰。“半城市化”概念,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材料二:“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占全国流动总人口的比重

 

跨省人口流动地区构成

流出

流入

四川16.8%

安徽11.3%

湖南11.0%

江西8.6%

河南7.4%

湖北6.3%

其余38.6%

广东36.7%

浙江9.0%

上海7.6%

江苏6.4%

北京6.6%

福建5.1%

其余28.6%

流动人口

城乡构成

乡村

75.6%

22.8%

城市

24.4%

77.2%

材料三:根据2009年对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的监测结果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

(1)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出和流入区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说明对流入地区带来的积极影响。

(4)人口大量向城市涌入出现了“半城市化”现象。简述城市化与“半城市化”的主要区别。

(5)城市化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是          

(6)你认为解决“半城市化”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