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带斜面的小车.斜面倾角为θ.紧靠斜面有一质量为m的光滑球.试确定在下列状态下水平车板对球的弹力. (1)小车向右匀速运动, (2)小车向右以加速度a(a<gtan θ)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小车向右以a=gtan θ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解析] (1)当车匀速运动时.斜板弹力为零.由平衡条件可知平板车对球弹力N=mg.方向竖直向上. (2)向右加速时.若a<gtan θ.则球受力如图所示.则 N′sin θ=ma. N+N′cos θ-mg=0. 解得N=mg-macot θ (3)若a=gtan θ.代入上式.则N=0. [答案] (1)mg 竖直向上 (2)mg-macot θ 竖直向上 (3)0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长为L、质量为m的绝缘木板小车正以向右的初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无初速地释放一个质量也为m,带电量为+qq > 0)的小物块在小车的正中央,发现物块恰好没有从车上掉下来.

(1)求物块与小车上表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

(2)若车的初速度为2v0,在物块刚放上小车的同时在空间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1,为了让物块不从车的左端掉下来,求电场强度E1的最小值;

(3)若车的初速度为2v0,在物块刚放上小车的同时在空间加匀强电场E2,其方向在竖直平面内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 37°斜向右下方.为了让物块始终不从小车上掉下来,求电场强度E2的大小范围.(重力加速度记为g,sin 37° = 0.6,cos 37° = 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  (1)某同学为研究实验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规律,把打点计时器纸带的―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时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取5点为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如图所示。根据有关信息求出实验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2)某学生利用图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他在水平桌面上用练习本做成一个斜面,将―个钢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滚下,并采取如下步骤测量钢球到达桌面的速度,

    A.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无初速释放,离开桌面后落到地面上,记下落地点的位置P

    B.用刻度尺测量在地面上的落点P与桌边沿的水平距离x; 

    C.                                                

    D.根据上述测量计算出钢球离开桌面的初速度v。

①请完成步骤C的内容,并用测量的物理量写出初速度v的计算表达式                                                          .

②为了验证钢球的机械能是否守恒,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某同学为研究实验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规律,把打点计时器纸带的-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时得到如图1所示的纸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取5点为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如图2所示.根据有关信息求出实验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2)某学生利用图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他在水平桌面上用练习本做成一个斜面,将-个钢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滚下,并采取如下步骤测量钢球到达桌面的速度,
A.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无初速释放,离开桌面后落到地面上,记下落地点的位置P
B.用刻度尺测量在地面上的落点P与桌边沿的水平距离x;
C.
 

D.根据上述测量计算出钢球离开桌面的初速度v.
①请完成步骤C的内容,并用测量的物理量写出初速度v的计算表达式
 

②为了验证钢球的机械能是否守恒,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为了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应该采用下面所述的         方法(填入选项前的字母代号)。

A.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静止的小车开始运动

B.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木板上保持静止

C.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夹在小车后面的纸带上所打的点间隔均匀

(2)在上述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某同学打出的一段纸带如图所示,则小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         m/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有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秤与木板平面平行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选择打点清晰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在纸带上分别用数字0~5标注6个计数点,相领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纸带上从0点起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分别为2.80cm、4.40cm、5.98cm、7.60cm、9.19cm,如图所示.由纸带上的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所填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2)、(1)用螺旋测微器量电阻丝的直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读数是
 
mm.
       (2)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长度,如图乙所示,则读数是
 
cm.
       (3)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1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①确定B球落点平均位置的方法:
 

②碰撞后B球的水平路程应取为
 
cm.
③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
 
(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