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本题18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8分)
如图,已知椭圆E:,焦点为、,双曲线G:的顶点是该椭圆的焦点,设是双曲线G上异于顶点的任一点,直线、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A、B和C、D,已知三角形的周长等于,椭圆四个顶点组成的菱形的面积为.
(1)求椭圆E与双曲线G的方程;
(2)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和,探求和的关系;
(3)是否存在常数,使得恒成立?若存在,试求出的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组别 | 分组 | 频数 | 频率 |
1 | [155,160] | 2 | 0.020 |
2 | [155,160] | ① | 0.300 |
3 | [155,160] | 35 | 0.350 |
4 | [155,160] | 20 | 0.200 |
5 | [155,160] | 10 | ② |
6 | [155,160] | 3 | 0.030 |
合计 | 100 | 1.00 |
组别 | 分组 | 频数 | 频率 |
1 | [155,160] | 2 | 0.020 |
2 | [155,160] | ① | 0.300 |
3 | [155,160] | 35 | 0.350 |
4 | [155,160] | 20 | 0.200 |
5 | [155,160] | 10 | ② |
6 | [155,160] | 3 | 0.030 |
合计 | 100 | 1.00 |
某校从参加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学生中抽出50名学生,并统计了他们的数学成绩(成绩均为整数,满分为100分),将数学成绩进行分组并根据各组人数制成如下频率分布表:
(Ⅰ)将上面的频率分布表补充完整,并估计本次考试全校85分以上学生的比例;
(Ⅱ)为了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提高数学成绩,学校决定成立“二帮一”小组,即从成绩为中任选出两位同学,共同帮助成绩在中的某一个同学,试列出所有基本事件;若同学成绩为43分,同学成绩为95分,求、两同学恰好被安排在“二帮一”中同一小组的概率.
分 组 |
频 数 |
频 率[来源:学_科_网] |
[40, 50 ) |
2 |
0.04 |
[ 50, 60 ) |
3 |
0.06 |
[ 60, 70 ) |
14 |
0.28 |
[ 70, 80 ) |
15 |
0.30 |
[ 80, 90 ) |
|
|
[ 90, 100 ] |
4 |
0.08 |
合 计 |
|
|
【解析】第一问利用表格可知第五行以此填入 12 0.24
第七行以此填入 50 1 估计本次全校85分以上学生比例为32%
第二问中,设数学成绩在[90,100]间的四个同学分别用字母B1,B2,B3,B4表示;被帮助的两个同学为A1,A2出现的“二帮一”小组有A1B1B2;A1B1B3;A1B1B4;A1B2B3;A1B2B4;A1B3B4
A2B1B2;A2B1B3;A2B1B4;A2B2B3;A2B2B4;A2B3B4
A1、B1两同学恰好被安排在“二帮一”中同一小组的有 A1B1B2;A1B1B3;A1B1B4
l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得到。
(Ⅰ)第五行以此填入 12 0.24 ……………2分
第七行以此填入 50 1 ……………4分
估计本次全校85分以上学生比例为32% ……………6分
(Ⅱ)设数学成绩在[90,100]间的四个同学分别用字母B1,B2,B3,B4表示;被帮助的两个同学为A1,A2出现的“二帮一”小组有A1B1B2;A1B1B3;A1B1B4;A1B2B3;A1B2B4;A1B3B4
A2B1B2;A2B1B3;A2B1B4;A2B2B3;A2B2B4;A2B3B4
A1、B1两同学恰好被安排在“二帮一”中同一小组的有 A1B1B2;A1B1B3;A1B1B4
所以 A1、B1两同学恰好被安排在“二帮一”中同一小组的概率为 3 /12 =1 /4
(本题满分18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8分,第(3)小题满分6分。
定义:由椭圆的两个焦点和短轴的一个顶点组成的三角形称为该椭圆的“特征三角形”。如果两个椭圆的“特征三角形”是相似的,则称这两个椭圆是“相似椭圆”,并将三角形的相似比称为椭圆的相似比。已知椭圆。
若椭圆,判断与是否相似?如果相似,求出与的相似比;如果不相似,请说明理由;
写出与椭圆相似且短半轴长为的椭圆的方程;若在椭圆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对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如图:直线与两个“相似椭圆”和分别交于点和点,证明:
一、选择题:
1.解析:B.由且能够推出;反之,由只能推出 或,而不能推出且.故“”是“且”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评析:有关充要条件的判定问题,概念性较强,进行判断时,必须紧扣概念.一方面,要正确理解充要条件本身的概念,进行双向推理,准确判断;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根据具体问题所涉及到的数学概念来思考.本题中,弄清并集和交集概念中“或”与“且”的关系显得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