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天然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用两个无法产生豌豆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其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组别 | 亲本 | F1表现 | F2表现 |
Ⅰ | 突变品系1×野生型 | 有豌豆素 | 3/4有豌豆素,1/4无豌豆素 |
Ⅱ | 突变品系2×野生型 | 无豌豆素 | 1/4有豌豆素,3/4无豌豆素 |
Ⅲ | 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 | 无豌豆素 | 3/16有豌豆素,13/16无豌豆素 |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豌豆素的产生。
⑴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野生型、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分别为 、 、 。
理科综合试题(共12页)第11页
⑵第Ⅲ组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有 种。若从第Ⅰ、Ⅲ组的F2中各取一粒均能产生豌豆素的豌豆,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
⑶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取该豌豆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豌豆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 ;若后代中 ,则其基因型为 。
⑷现有纯种亲本4,其基因型与上表亲本均不同,它与其他豌豆杂交的F1中, (有/没有)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
⑸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豌豆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请在右侧方框内尝试用概念图(文字加箭头的形式)的方式解释上述遗传现象。
据新华网报道,仅在2009年的1月份,我国北京、山西、山东和湖南就已经确诊了四名禽流感感染者,其中三名死亡。禽流感病毒概念中的H和N都是指病毒的糖蛋白,一种糖蛋白叫血凝素(HA),另一种叫神经氨酸酶(NA)。由于这两种糖蛋白基因容易发生变异,根据其变异基因合成糖蛋白的情况,HA分为H1至H15十五个不同的型别,NA分为N1至N9九个不同的型别。其中H5与H7为高致病型,H5N1禽流感病毒即为其中的一种类型。如图所示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据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有 种,导致禽流感病毒类型多样化的根本原因是 。
(2)据图可知,与HIV病毒不同,H5N1在宿主细胞内进行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中不涉及 酶。
(3)在免疫学上,禽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被称为抗原决定簇,宿主的免疫系统可以此对病毒进行特异性识别,临床上可用 标记的探针,依据分子杂交的原理检测病毒的存在,若探针的核苷酸序
列为—AGCCUGAACU—,则H5N1的核酸片段碱基序列为 。
(4)由图可知合成子代H5N1的蛋白质和RNA的原料来自 ,若组成病毒蛋白的某一条肽链水解后得到三种氨基酸,则翻译该肽链时所需要的tRNA至少有 种。
(5)图示中免疫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相同,但X和c的形态和功能存在很大区别,这是 的结果。
(6)2009年2月11日《东方新闻》报道,我国人用禽流感疫苗二期临床试验完成。注射人用禽流感疫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 免疫,刺激 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产生抗体,以防止病原体进入细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①1981年,美国洛杉矶的五名同性恋身上发现了艾滋病毒,这意味着人们正式发现艾滋病毒的大规模传播。②2002年非典爆发,夺走了全球919人性命。③2009年,甲流爆发,死亡人数超过7800人。④20世纪,有二百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灭绝,三千多种动植物濒临灭绝。⑥过去20年间,亚马逊雨林超过20%的树木被砍伐,未来20年,北极冰川可能消失。⑦据统计,我国有7亿人饮用水的大肠杆菌严重超标,3亿人饮用水含铁量超标,1.1亿人饮用高硬度水,0.5亿人饮用高硝酸盐水,全国35个重点城市只有23%的居民饮用水基本符合卫生标准。⑧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再到哥本哈根和坎昆气候峰会,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和保护气候变化方面求同存异,艰难前行。
(1)病毒入侵人体后,破坏了人体的 ,从而引发疾病。艾滋病难以治愈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RNA 高,不易针对其研制出相应的药物和 。某生态系统遭生物入侵后,生态系统内生物 性会减少,从而使生态系统
性降低。该入侵生物最终的种群增长曲线为 型。
(2)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温室气体主要是指 ,排放途径主要为 。气候变暖对人类不利的影响有 、 等。益处有 。
(3)人口爆炸导致对自然资源需求的紧张和污染加重。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率明显 (上升/下降),近20年来森林覆盖率在
(上升/下降)。
(4)(多选题)近年,我国又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GDP概念。下列符合条件的有( )
A.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生态农业
B.大规模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利用
C.在沿海海域制定禁渔期
D.研发原料—产品—废品—产品产业模式
(5)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择合适选项填到下面的空格中。
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内,每年冬季藏羚羊雌雄合群,进入繁殖期,这是由
信息刺激导致的。繁殖期内,雄羊之间会相互争斗,以获得雌羊的青睐,这属于 信息。
A.物理 B.化学 C.行为 D.营养
(6)在各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观点相近的与会国代表往往会共同提交议案,观点相左的国家间往往会为各自利益互不相让。这从生态学的角度讲,体现了 和
。
Ⅰ.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 T 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右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精神因素使 T 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能力降低的原因是 。
(2)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3)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种)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
途径实现的。
(4)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外的电位变化是
Ⅱ.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天然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用两个无法产生豌豆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其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组别 | 亲本 | F1表现 | F2表现 |
Ⅰ | 突变品系1×野生型 | 有豌豆素 | 3/4有豌豆素,1/4无豌豆素 |
Ⅱ | 突变品系2×野生型 | 无豌豆素 | 1/4有豌豆素,3/4无豌豆素 |
Ⅲ | 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 | 无豌豆素 | 3/16有豌豆素,13/16无豌豆素 |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豌豆素的产生。
⑴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野生型、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分别为 、 、 。
⑵第Ⅲ组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有 种。若从第Ⅰ、Ⅲ组的F2中各取一粒均能产生豌豆素的豌豆,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
⑶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取该豌豆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豌豆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 ;若后代中 ,则其基因型为 。
⑷现有纯种亲本4,其基因型与上表亲本均不同,它与其他豌豆杂交的F1中, (有/没有)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
⑸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豌豆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请在右侧方框内尝试用概念图(文字加箭头的形式)的方式解释上述遗传现象。
Ⅰ.(12分)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 T 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右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精神因素使 T 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能力降低的原因是 。
(2)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3)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种)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
途径实现的。
(4)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外的电位变化是
Ⅱ.(15分)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天然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用两个无法产生豌豆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其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组别 | 亲本 | F1表现 | F2表现 |
Ⅰ | 突变品系1×野生型 | 有豌豆素 | 3/4有豌豆素,1/4无豌豆素 |
Ⅱ | 突变品系2×野生型 | 无豌豆素 | 1/4有豌豆素,3/4无豌豆素 |
Ⅲ | 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 | 无豌豆素 | 3/16有豌豆素,13/16无豌豆素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