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8题、13题每题3分,多选、错选的不给分。12题5分,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12
13
答案
D
B
D
A
D
B
C
B
AC
A
1.D(A.都读piāo jī/qǐ jiān /qiàn;B.都读 màn gài/kǎi 都读“bì”;C.qiē/qiè 都读“shū” 都读“dàng”;D.héng/hèng wěi/wèi cāng/chuàng)
2.B(A.不刊之书:比喻不能修改、不可磨灭的著作。根据语境,应为“鸿篇巨制” C.自起炉灶:指另搞一套。根据语境,应为“自出机杼”, 自出机杼:指诗文不入旧套 ,自有新意 D.触目惊心:指看到某种严重情况而引起内心极大的震动。根据语境,应为“耳目一新”)
3.D.(A.成分残缺,介词“当……的时候”。 B.结构杂糅,应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许多传统工艺美术品……”。C.搭配不当,“建立”和“基金”不搭配,可改为 “建立国家规划监督员制度,设立国家级专项保护基金”;成分残缺,“发挥” 缺宾语中心语,可在“保护和监督”后加上“作用”)
9.(10分)
(1)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迁城阳太守。(4分,对2处给1分)
(2)翻译
①他每次看到山川大泽,总是筹划可以设置军营的地方,当时的人都笑话他。(3分)
②姜维现在突然返回,我军人少,按常理说他们应当渡河,而不是架桥。(3分)
10.(1)明净澄洁、秋高气爽、高远廖廓。答出1点给1分。(参见《赏析》)
(2)诗人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心境与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三四句,赋予南山与秋色一种动态,这就更鲜明地表现出了诗人峻拔向上的精神性格。
11.①道之所存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②百年多病独登台 金就砺则利
③别有幽愁暗恨生 伤心秦汉经行处 ④多情应笑我 忠之属也
(每空1分,每空错、漏、多一字则该空不得分)
12.A C(A项,原文的表述是“只有……才能……”而非“只要……就能……”。C项,“迁想妙得”与“神仪在心”并非艺术创作的两个必经阶段)
13.A(A项所提及之“神”是指事物的个性特征,而其他三项所提及的“神”皆是指“心物相融”而产生的艺术形象的“神”。)
14.(1)艺术作品中的形象的外形或现象应该是真实的,达到“形似”。(2)艺术作品中的形象的本质特征应该是真实的,达到“神似”。(3)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应浸染有创作者独特的主观情趣和个性理解,最终达到“心物相融”。(答对1点得1分,得对3点得4分)
15.(1)第③段主要使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以马克思对“客观事物如何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的论述与作者对客观事物如何才能成为艺术的描写对象的论述进行类比,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2)第⑤段主要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以顾恺之的艺术理论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每点2分,共4分)
16.(4分) 分析作品的结构,理解作品的内容。能力层级C
①为下文的描写埋下伏笔,形成前后照应。(2分)②它消除了“我”的恐惧,使“我”感到释然。(2分)③形成了鸟与“我”在同一高度的树冠下的不同反应对比。(2分)(以上3点,答对任意2点都给满分。)
17.(5分)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D
①说明“我”无法理解高空中的生活(1分)②古松之巅的自由,是绝端上的自由,那种绝对的自主,没有依靠,让作者觉得恐惧,只有大地才让人心中踏实(2分)③通过“我”感到可怕,反衬出鸟的自由、潇洒。(2分)
18.(6分)从不同的角度发掘作品的意蕴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能力层级:F
①“长寿鸟”取名“长寿”,通体绿色,是古公的变体,所以它象征着无限的生命活力;它来无影,去无踪,又是绝对自由的象征。(3分)②“长寿鸟”是由古松引申发展而来,古松是具体的,是实写,“长寿鸟”是抽象的,是虚写,一虚一实,共同表现了无限的生命活力。(3分)③古松与“长寿鸟”都是引发作者感悟生命的载体,成了作者充满生命活力的创作之源。(3分)(以上3点,答对任意两点得满分)
19.(4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
①压力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是机体对各种内、外界刺激因素作出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②压力可以使人们生病,或加重病情,使免疫系统受到危害。
③压力可以提高机体的准备状态,维持机体的自稳态,增强适应能力。
④压力人群应当学会缓解压力。
(语言简洁,内容正确即可。答:压力是什么,压力的负面影响,压力的积极作用,如何缓解压力。给2分)
20.(5分)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及其社会价值。能力层级:D
答题要点: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不可避免地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压力虽然能给人的身体和精神带来伤害和苦痛,也可以给人的肌体和精神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承受一定的压力有利于人们奋发与进步,而学会减压和缓解压力,也是人生痛与乐的体验,这就是生活。(答案意思符合题意即可)
21.(6分)探讨文中的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能力层级:F
答题说明:能够具体说出压力是什么,怎么样。如学习上、生活上、身体上等。(2分)能够具体说出是如何缓解的过程。如调节情感和心情、调节饮食与休息等。(2分)(语言表达2分)
22.(6分)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及语言表达准确能力;能力层级E。
标题:中行(中国银行)将实施支持台商八项措施(3分)
副标题:――与12家台企签约融资约93亿元人民币(3分)
23.(6分)本题考查考生根据语境及语言表达得体、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E。
(1)国家不是免收学费、书本费了吗?为什么学校还收钱?(2分)
(2)哪有这样的好事,昨天是怕你们不要,先把练习拿回去做了,今天再收钱。(4分)
24.写作(60分)
2008年广东省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基
础
等
级
50
分
内
容
25
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
达
25
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发
展
等
级
10
分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新
颖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
新颖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文句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参考译文】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人。父亲早死,所以很小就成了孤儿,太祖攻占荆州之后,他举家迁徙到汝南,给农民放养牛犊。十二岁时,跟随母亲到了颍川,读到已故的太丘长陈?墓前的碑文,碑文上说“文章是世人的典范,品行是士子的楷模”。邓艾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为范,字士则。后来宗族中有人和他同名,所以又改回叫艾。
他做过都尉学士,因为口吃,不能担任主管文书的官吏。后来改任看护稻田和牧场的小官。同郡一个官吏的父亲可怜他家贫,送给他很多财物,邓艾没有表示感谢。他每次看到山川大泽,总是筹划可以设置军营的地方,当时的人都笑话他。后来担任典农功曹,被派遣到京师呈报事务,因此见到了太尉司马宣王。司马宣王认为他与众不同征召他任大尉府掾,又升任尚书郎。
当时朝廷想要开垦农田储备粮食,作为消灭贼寇的物资,派邓艾巡视陈、项以东直到寿春一带。邓艾认为“这里田地肥沃但水源缺乏,不足以发挥第地力,应该开凿河渠,引水灌溉农田,这样既能大量积蓄军粮,又可使运输粮食的水路畅通”。于是撰写了《济河论》来说明他的想法。他又认为“过去打败黄巾军,是因为广开屯田,在许都储存了许多粮食才控制了四方。现在东、西、北三面已经平定,战事出在淮南。每次大军出征讨伐,运送粮食的士兵超过了军队的半数,耗资巨大,成为负担繁重的劳役。
陈、蔡之间,地势低平,田地肥沃,许昌附近少置稻田,就能加大河水流量,让水聚合起来向东流。在淮北屯兵两万人,淮南屯兵三万人,按十分之二的比例轮休,这样平常就有四万人,一边耕种一边防守。水量充足时,每年的收成可达到西边田地的三倍,估计除去各种费用,每年可交纳五百万斛军粮。六七年间,可以在淮水一带囤积三千万斛的粮食,这就够十万军队五年的军粮了。利用这样的条件去征伐吴国,无论打到哪里都没有攻不下的。”司马宣王认为他的意见很好,全部按照他的说法施行。正始二年,就开凿拓宽了运粮的河道,每逢东南有战事,大军出动,乘船顺流东下,可以直达长江、淮水,军用物资和粮食都有储备而没有水患,这都是邓艾建议的作用。
邓艾出任征西将军参军,又升任为南安太守。嘉平元年,和征西将军郭淮一道抵御蜀国的偏将姜维。姜维撤退,郭淮想乘机向西去攻打羌人。邓艾说:“蜀国贼敌离开这里还不远,或许还会回来,我们应该分兵把守,以防万一。”于是郭淮留邓艾驻军白水北面。三天后,姜维派廖化从白水南岸面对邓艾的驻地驻扎下来。邓艾对将领们说:“姜维现在突然返回,我军人少,按常理说他们应当渡河,而不是架桥。这是他们的计策,姜维派廖化来牵制我,使我们不能返回。所以姜维一定会从东面袭击洮城。”洮城在白水以北,距离邓艾军营六十里。邓艾当夜秘密行军赶到洮城,姜维果然渡河夺城:但是邓艾已抢先到达并占据了洮城,才没有战败。朝廷赐给邓艾关内侯的爵位,加授讨寇将军的官衔,后来升任他为城阳太守。
《长安秋望》赏析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主要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叹遥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势;“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观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纯洁之美。所以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得象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高气爽的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近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步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廖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登高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第三句转笔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像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比高低。
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幻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此诗却别出心裁地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它存在于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欣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辽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显然偏于欣赏秋色之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的。但秋之“高”却很难形容尽致(在这一点上,和写秋之“凄”、之“清”很不相同),特别是它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更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极佳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读者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能具体地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这首诗的妙处,还在于它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近于写意画。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是诗人胸襟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末句,赋予南山与秋色一种峻拔向上的动态,这就更鲜明地表现出了诗人高洁广阔的性格气质,也使全诗在跃动的气势中结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
晚唐诗往往流于柔媚绮艳,缺乏清刚遒健的风格。
这首五言短章却写得意境高远,气势健举,和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神合之处。
《古松》简析
开侨中学 余妙霞
残雪,女,原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长沙,至今已有400多万字作品。她是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中国作家之一。残雪小说现已成为美国哈佛、康乃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日本大学、日本国学院的文学教材,作品被美国和日本等国多次收入世界优秀小说选集。
??有人评论说,“残雪是具有鲜明个性化创造风格的作家,她着眼于深层的精神世界,不断开拓和挖掘,在中国文学界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存在。”
在残雪眼中,“文学首先是一门艺术,然后才是一门社会学,不可与解读人的心理和思想的学科混同。文学更多的是在感受、体悟与发现,在文字里寻找我们遗失的美好和丢弃的本真,最后方是对比我们此刻的生活状态。”
《古松》正是这样的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文章没有高言大志,没有精雕细琢,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站在人性之内来抒写作者“最个人和内部的东西”。具体通过作者三次面对古松的不同感受、发现、感悟,来突出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古松是生命的象征,是永恒的生命活力的象征。作者对古松的恐惧、探究、怀念,都表达了对无限生命力的无尚敬仰。
第一次,“我”仰视高拔的古松,“松枝间有月亮、乱云和青天。”绝对高大与广博的古松,给了渺小的“我”以“灭顶之灾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实际上是面对强大的生命力产生的敬威之心。
第二次,“我”对古松作了进一步的探究,“这些松树有一百岁了吗?那上面的情况究竟怎么样呢?”在探究中, “我”有所感悟:无论怎样强大的生命,只有“同黑暗大地的纠缠仍然让人心中踏实”,高空中绝对的自由才是可怕的、叫人恐惧的。
第三次,“我”深入感受古松的每一个细节,“我”闻到了阳光,从阳光的温暖中,找到了古松生命之源。古松深扎于大地,然而树冠上却给予绝对的自由,当然,树冠上的自由,只有鸟儿才能知道,才能自如地享受。为了表现生命的真谛,作者赋予鸟儿具体的行为,它在巢里跳动,居然使“树身明显地抖动了一下”,生命是多么神奇!岁月流逝,作者仍对古松和以古松为背景的一切念念不忘,皆因理解了古松及古松之巅的生命真谛!
最后,作者由古松而引申发展了“长寿鸟”,古松是实的,是具体的,“长寿鸟”是虚的,是抽象的,一实一虚,共同表达了生命活力的美好,同时,“长寿鸟”为永恒的生命赋予了自由。生命活力与自由,也就成为作者创作上追求的境界。残雪曾说,“我的动力来自世俗的生活,我热爱生活,我对一切扼杀生命的阴谋无比地愤恨。我要尽我的力量去解放生命力。”古松身上那强盛、自由的生命特征,就是作者笔下解放了的生命力。
对比手法贯穿文章的始终。写作上的对比手法是将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列举出来,加以对照,从而更鲜明的表达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情感、态度。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通过“我”、古松、鸟三者之间的对比呈现出来的:1、“我”的渺小与古松的高拔开成对比,突出“我”对繁盛的生命的敬仰之情。2、在同一高度的树冠下,“我”与鸟儿的不同反映对比,突出“我”对高空绝对自由、自主的恐惧,对大地纠缠的踏实。3、“我”在不同的阶段对古松的不同感悟也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对生命的认识不断加深。4、深扎大地的古松与树巅上的自由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体悟,生命活力与生命的自由,共同构成了生命追求的最高境界。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