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时容易了解的地方及我的处理方法 (1)通过对必修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在本节课中出现的大量的数学问题.学生是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在教学中.我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知识来辅助“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的概念的教学.如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复习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常见形式引入新课的概念.这样一种自然引入可以减少学生对新知的陌生感,又如学生对集合知识是比较熟悉的.在讲解完例3之后.我结合例3中的问题12.引导学生从集合角度理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尤其是使用韦恩图直观表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概念的本质. (2)例1从问题的形式到内容都是学生较易理解的.例1的教学之后.我结合例1“回踩 定义.指出:“ .“p是q的充分条件 .“q是p的必要条件 是同一逻辑关系的三种不同描述形式.前者是符号表示.后两者是文字表示.对于这种说法.学生也是易于理解的.但是这种理解仅停留在形式上.然后.我再次使用例1中的具体数学问题1指出“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的本质.并用较易理解的通俗语言“有它就行 .“缺它不行 加以解释. (3)例2和例3也都是学生较易理解的问题.所以在例2之后.结合例2中的问题1和问题2.引出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概念的否定形式.在例3之后.通过回顾例2和例3的解答方法与解答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判断的关键 . (4)“牛刀小试 环节中的课堂练习.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应当是可以独立完成的.所以.在练习结束后.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该练习四个小题中所蕴含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的四种情况.预设伏笔.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本小题满分16分)

某校学生社团心理学研究小组在对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情况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其在

40分钟的一节课中,注意力指数p与听课时间t(单位:分钟)之间的关系满足如图

所示的曲线.当时,曲线是二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当时,曲线

是函数()图象的一部分.根据专家研究,当注意力指数p大于80时学习效果最佳.

 

(1)试求的函数关系式;

(2)教师在什么时段内安排核心内容,能使得学生学习效果最佳?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小题满分16分)

某校学生社团心理学研究小组在对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情况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其在

40分钟的一节课中,注意力指数p与听课时间t(单位:分钟)之间的关系满足如图

所示的曲线.当时,曲线是二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当时,曲线

是函数()图象的一部分.根据专家研究,当注意力指数p大于80时学习效果最佳.

 (1)试求的函数关系式;

 (2)教师在什么时段内安排核心内容,能使得学生

      学习效果最佳?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小题满分16分)

某校学生社团心理学研究小组在对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情况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其在

40分钟的一节课中,注意力指数p与听课时间t(单位:分钟)之间的关系满足如图

所示的曲线.当时,曲线是二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当时,曲线

是函数()图象的一部分.根据专家研究,当注意力指数p大于80时学习效果最佳.

 (1)试求的函数关系式;

 (2)教师在什么时段内安排核心内容,能使得学生

      学习效果最佳?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