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已知定圆A:(x+1)2+y2=16圆心为A,动圆M过点B(1,0)且和圆A相切,动圆的圆心M的轨迹记为C.
(I)求曲线C的方程;
(II)若点P(x0,y0)为曲线C上一点,求证:直线l: 3x0x+4y0y-12=0与曲线C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已知曲线
C:y=x2与直线l:x-y+2=0交于两点A(xA,yA)和B(xB,yB),且xA<xB.记曲线C在点A和点B之间那一段L与线段AB所围成的平面区域(含边界)为D.设点P(s,t)是L上的任一点,且点P与点A和点B均不重合.(1)若点Q是线段AB的中点,试求线段PQ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2)若曲线与点D有公共点,试求a的最小值.
已知两点M和N分别在直线y=mx和y=-mx(m>0)上运动,且|MN|=2,动点P满足:2=+ (O为坐标原点),点P的轨迹记为曲线C.
(1)求曲线C的方程,并讨论曲线C的类型;
(2)过点(0,1)作直线l与曲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A、B,若对于任意m>1,都有∠AOB为锐角,求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分
答案
D
B
C
C
C
D
B
D
B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将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1. 0 12.
13. -1 14.
15. 16. 17.___ ④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第18-21题每小题14分,第22题16分,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数列满足:
(Ⅰ)记,求证:是等比数列;(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Ⅰ)
,是等比数列;
(Ⅱ)
19、如图,平面四边形ABCD中, AB=13, AC=10, AD=5,,=120,
(Ⅰ) 求; (Ⅱ) 设求实数x、y的值.
解:(Ⅰ)设
(Ⅱ)
(其他方法解对同样给分)
20、如图,正三棱柱ABC―A1B
(1) 证明 连结EM、MF,∵M、E分别是正三棱柱的棱AB
(和AB1的中点,
(2)证明 取BC的中点N,连结AN由正三棱柱得 AN⊥BC,
又BF∶FC=1∶3,∴F是BN的中点,故MF∥AN,
∴ME⊥BC,由于MF∩ME=M,∴BC⊥平面EFM,
(3)解 取B
(建立坐标系解对同样给分)
21、已知点D在定线段MN上,且|MN|=3,|DN|=1,一个动圆C过点D且与MN相切,分别过M、N作圆C的另两条切线交于点P.
(Ⅰ)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点P的轨迹方程;
(Ⅱ)过点M作直线l与所求轨迹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B,
若=λ,且λ∈[2-,2+],记直线l
与直线MN夹角为θ,求的取值范围.
解:(Ⅰ)以直线MN为x轴,MN的中点为坐标原点O,
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PM-PN=(PE+EM)-(PF+FN)=MD-ND=1
或PM-PN=(PE+EM)-(PF+FN)=MD-ND=-1
∴点P的轨迹是以M、N为焦点,实轴长为1的双曲线(不包含顶点),
其轨迹方程为(y≠0)
(Ⅱ)设A(x1,y1),B(x2,y2),则=(x1+2,y1),=(x2+2,y2)
设AB:my=x+,代入得,3(my-)2-y2-2=0,
即(
∴ =λ,y1=-λy2,∴
得,,
∴∈[-2,0],即
∴ ,故
22、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有
(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
(Ⅰ)若,求函数的解析式;
(Ⅱ)试问: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当,的最小值是?如果存在,求出实数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Ⅲ)设(),求证:当时,;
解:(Ⅰ)当时,,故有,由此及是奇函数得,因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Ⅱ)当时,:
①若,则在区间上是减函数,故此时函数在区间上没有最小值;
②若,则令,且在区间上是减函数,而在区间上是增函数,故当时,.
令.
综上所述,当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是3.
(Ⅲ)证明:令。当时,注意到,故有
.
①当时,注意到,故
;
②当时,有,故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从而有
。
因此,当时,有。
又因为是偶函数,故当时,同样有,即.
综上所述,当时,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