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从A<B<C可知.对乙处而言里面的高度低.应为山谷.而甲处的等高线里面高.应为山脊.从河流一般在山谷里发育.得到正确答案.)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2:下表为D地某村一些发展资料。

基本情况

面积

4.1公顷

人口

1 835人

土地

类型

丘陵

5 100亩

梯田

2 200亩

经济果林

1 300亩

甘蔗田

1 600亩

湿地

500亩

经济

状况

农业产值

91万元

村办企业

3个红砖厂、1个制糖厂

工业产值

549万元

其他

空气质量

中等

水质

3~4类

(注:1亩=0.067公顷,水质从1类到5类由好到差)

(1)近几十年来河口等深线向外海凸出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改善的措施是                   

(2)E、F两处中宜建设度假村的是       。判断理由是                    

(3)当地人民政府决定在A、B、C三地中建设一大型能源港口,应选择在     最适合,理由是                             。新建港口拟实行江海联运,最经济的实现方式是     

(4)由材料2可知,图中D村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

出过多种假设,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

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材料二: 刘东生(1917~2008)被誉为“黄土之父”。他在黄土研究中,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断面的最下边土壤中包含着大量鹅卵石。

(1)如用上图表示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则在戈壁(主要由砾石构成)、沙漠、黄土三者中,图中A代表               ,B代表              ,C代表             ,风向(风的来向)主要是                风(西北或东南)。

(2)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大小由西北到东南的水平变化规律是                   。 

(3)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形成这个120米厚的黄土之前,这里曾是  (   )

A.荒漠                 B.草原               C.森林                D.水乡

(4)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外力作用是                       ,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导外力作用是                             

(5)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下图, 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   )

A.坡度                       B.土壤类型  

C.坡向                       D.物质组成

(6)刘东生院士根据现代黄土高原降水少的实际情况,建议中央考虑修改“植树种草”的提法。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蓄水植树种草                B.植树造林    

C.退耕还林                        D.退耕还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3-15“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占世界的比重(1997年)?

图3-15

(1)图甲中三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2)图甲B区域种植的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优势区位条件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

(3)从图乙可知,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_生产国,农业的新增产值中,60%以上是靠___________投入转化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变化图

  材料二:1995-2009年上海市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

1.阅读材料一,从1985年到2008年,该区域城市发展的显著变化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

2.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工农业基础、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有利条件:________。

3.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属于甲、乙、丙三种模式中的________类型。

4.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________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从材料二可知,1995年-2009年上海市户籍人口中________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6.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上海户籍人口的迁入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_。

简要说明上海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甲和图乙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有关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A、B、C分别代表的是         经济地带,图乙中与此对应的依次是         
(2)能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是      
(3)从图   中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4)两图反映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   的不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