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如图29所示.长L=75 cm的质量为m=2 kg的平底玻璃管底部置有一玻璃小球.玻璃管从静止开始受到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12 N的作用.使玻璃管竖直向下运动.经一段时间t.小球离开管口.空气阻力不计.取g=10 m/s2.求:时间t和小球离开玻璃管时玻璃管的速度的大小. 解析:设玻璃管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为a.对玻璃管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 ① 设玻璃球和玻璃管向下运动的位移分别为s1.s2时.玻璃球离开玻璃管.由题意得: s2-s1=L ② 由玻璃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得:s1=gt2 ③ 由玻璃管向下加速运动得:s2=at2 ④ 玻璃球离开玻璃管时.玻璃管的速度v=at ⑤ 由①-⑤式解得:t=0.5 s.v=8 m/s 答案:0.5 s 8 m/s 图30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直径的读数如图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

(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cm。
(2)该单摆的摆长为       cm。
(3)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记录摆长时误将摆球的直径作为半径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C.摆线上端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为30次
(4)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89.2 cm,摆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做30次全振动.

1.该单摆的摆长为    cm.

2.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A.测摆长时记录的是摆球的直径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C.摆线上端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为30次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89.2 cm,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做30次全振动的时间。

(1)该单摆的摆长为    cm。
(2)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A.记录摆长时误将摆球的直径作为半径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C.摆线上端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为30次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89.2 cm,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做30次全振动的时间。

(1)该单摆的摆长为    cm。
(2)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A.记录摆长时误将摆球的直径作为半径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C.摆线上端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为30次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89.2 cm,摆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做30次全振动.

1.该单摆的摆长为    cm.

2.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A.测摆长时记录的是摆球的直径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C.摆线上端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为30次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