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5-6题. 5.中山站距图中最高点的直线距离约是------------------( ) A.500千米 B.1100千米 C.1300千米 D.1500千米 6.科考队员由第二宿营点出发到格罗 夫山考察.其前进的方向是-( ) A.先向西北.再向西南.最后向西北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最后向东北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最后向东南 D.先向西南.再向东北.最后向西南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东省每年降水距平百分率。(图中黑直线表示年降水趋势)

材料二:黄河水文站不同时段径流量(亿m3)

站名

时间

1951~2004年

1970~2004年

1980~2004年

1987~2004年

济南

全年

384.0

300.0

281.0

217.0

3~6月

76.1

54.1

50.9

47.4

7~10月

231.0

179.0

169.0

118.0

11月~次年2月

76.6

66.6

60.3

50.9

东营

全年

368.0

276.0

252.0

183.0

3~6月

66.6

40.3

34.4

29.8

7~10月

22.6

171.0

160.0

106.0

11月~次年2月

75.2

64.6

57.5

46.0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说明山东省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和黄河山东段的径流变化趋势。

(2)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试分析造成山东干旱威胁加剧的主要原因。

(3)针对山东干旱加剧的状况,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对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从中国地图上看,山东与日本一衣带水,和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距这两个国家最近的省份,具有经贸往来的地缘优势。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就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山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厅长周嘉宾认为,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山东,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势必为山东与日韩等国扩大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而现实情况表明,这种发展潜力正愈益凸现。资料显示:仅今年头3个月,山东与日韩贸易总额就分别增长了12%和34%。?

(1)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山东成为日韩产业转移基地优势在哪里??

(3)产业转移对山东的好处是什么??

(4)山东在吸引产业转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该如何应对??

(5)从工业地域分布来看,日韩产业向山东转移的工业类型主要有哪些??

(6)山东省的工业发达,但河流污染也相当严重。下图及表格是济南市北部小清河某一水文站的实测结果。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不同温度下DO(溶解氧)饱和值表

水温(℃)

25

26

27

29

31

32

34

D()饱和值(毫克/升)

8.15

8.00

7.85

7.65

7.43

7.30

7.20

①该河月均流量最低值与最高值之比约为______________分之一。?

②当地的造纸、食品加工等企业的排污造成该河段枯水期富营养化严重,在凌晨5:00,河水的DO含量的饱和度仅为68%~72%,但在午后,DO出现过饱和,如在18:00,DO饱和度可高达110%,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因地制宜地控制该水污染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7)目前山东经济发展与下图中哪一部分相符?为改变这种状况应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考察队乘坐的“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2004年10月25日上午9时从上海港启航奔赴南极、途经香港、跨越赤道、短停弗里曼特尔港(澳),然后,穿越西风带,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实施大洋考察、气象考察、海冰考察等26个项目的科考活动,其中对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83米)——冰穹A进行为期71天的首次科考活动,为我国“十一五”期间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考站做了前期的选择勘测准备工作。此次整个科考活动中,“雪龙”号科考船将行驶25000多海里,历时约150天,预计2005年3月返回上海港。

1.当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的科考船“雪龙”号到达南极地区时正值[   ]

A.春末夏初

B.夏末秋初

C.秋末冬初

D.冬末春初

2.在本次南极科考活动中,最为艰难、最为引人注目的重要任务是[   ]

A.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夏季考察

B.南极越冬考察

C.南极冰盖考察

D.南大洋海冰考察

3.本次南极科考活动出发时间较往年提前约一个月,其主要原因是[   ]

A.由于南极地区夏季时间比较短,为了能够尽早完成各项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任务

B.由于本次科考项目多和难度大,为了能够有充裕时间挺进南极冰盖最高点完成科考任务

C.由于长城站和中山站物资短缺,为了能够给两站完成补给和维修后勤服务任务

D.由于本次航行距离远和航速慢,为了能够将物资早日运送到南极科考站完成运输任务

4.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的科考船“雪龙”号,在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港休整后,于11月16日启程向中国南极中山站挺进,途中航行是[   ]

A.逆风顺流

B.顺风逆流

C.逆风逆流

D.顺风顺流

5.在南极点,如若考虑折射作用,则极昼时间是[   ]

A.比半年略多几天

B.比半年略少几天

C.半年

D.无法确定

6.运用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坚持极地科学考察的政治、科学、经济和社会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考察队乘坐的“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2004年10月25日上午9时从上海港启航奔赴南极、途经香港、跨越赤道、短停弗里曼特尔港(澳),然后,穿越西风带,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实施大洋考察、气象考察、海冰考察等26个项目的科考活动,其中对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83米)——冰穹A进行为期71天的首次科考活动,为我国“十一五”期间在南极内陆建立第三个科考站做了前期的选择勘测准备工作。此次整个科考活动中,“雪龙”号科考船将行驶25000多海里,历时约150天,预计2005年3月返回上海港。

1.当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的科考船“雪龙”号到达南极地区时正值[   ]

A.春末夏初

B.夏末秋初

C.秋末冬初

D.冬末春初

2.在本次南极科考活动中,最为艰难、最为引人注目的重要任务是[   ]

A.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夏季考察

B.南极越冬考察

C.南极冰盖考察

D.南大洋海冰考察

3.本次南极科考活动出发时间较往年提前约一个月,其主要原因是[   ]

A.由于南极地区夏季时间比较短,为了能够尽早完成各项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任务

B.由于本次科考项目多和难度大,为了能够有充裕时间挺进南极冰盖最高点完成科考任务

C.由于长城站和中山站物资短缺,为了能够给两站完成补给和维修后勤服务任务

D.由于本次航行距离远和航速慢,为了能够将物资早日运送到南极科考站完成运输任务

4.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的科考船“雪龙”号,在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港休整后,于11月16日启程向中国南极中山站挺进,途中航行是[   ]

A.逆风顺流

B.顺风逆流

C.逆风逆流

D.顺风顺流

5.在南极点,如若考虑折射作用,则极昼时间是[   ]

A.比半年略多几天

B.比半年略少几天

C.半年

D.无法确定

6.运用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坚持极地科学考察的政治、科学、经济和社会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眉之秀丽于一体,除了“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外,黄山旅游景观还有:“春(3~5月)观百花竞开,松枝吐翠,山鸟飞歌;夏(6~8月)观松、云雾及避暑休闲;秋(9~11月)观青松、苍石、红枫、黄菊等自然景色;冬(12~2月)观冰雪之花及雾凇”之变化。

材料2:黄山冬雪雾凇图。

(1)说明欣赏黄山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色要注意的要领。

(2)简述黄山雾凇的成因。

(3)黄山云海最适宜在一年之中的________季,在________的天气状况下欣赏。

(4)黄山四绝之一是“怪石”,在游览时怎样才能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5)黄山迎客松常年站在黄山上,迎接远方到来的游客,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如果你去观看黄山松,可能不像人们所宣传的那种神态。这是否会影响你的欣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