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答题: 7.已知三点(5.2)..求以.为焦点且过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Ⅱ)设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分别为...求以.为焦点且过点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8.设函数分别在处取得极小值.极大值.平面上点的坐标分别为..该平面上动点满足,点是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求(I)求点的坐标,(II)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9.如图,三定点(2,1),,,三动点满足.. ..(Ⅰ) 求动直线斜率的变化范围,(Ⅱ)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解法一: 如图. (Ⅰ)设D(x0.y0).E(xE.yE).M(x.y).由=t. = t . 知(xD-2.yD-1)=t. ∴ 同理 . ∴kDE = = = 1-2t. ∴t∈[0.1] . ∴kDE∈[-1.1]. (Ⅱ) ∵=t ∴(x+2t-2.y+2t-1)=t(-2t+2t-2.2t-1+2t-1)=t(-2.4t-2)=(-2t.4t2-2t). ∴ . ∴y= . 即x2=4y. ∵t∈[0.1]. x=2(1-2t)∈[-2.2]. 即所求轨迹方程为: x2=4y. x∈[-2.2] 解法二: (Ⅰ)同上. (Ⅱ) 如图. =+ = + t = + t(-) = (1-t) +t. = + = +t = +t(-) =(1-t) +t. = += + t= +t(-)=(1-t) + t = (1-t2) + 2(1-t)t+t2 . 设M点的坐标为(x.y).由=. =得 消去t得x2=4y. ∵t∈[0.1]. x∈[-2.2]. 故所求轨迹方程为: x2=4y. x∈[-2.2]. 10.如图.设抛物线的焦点为.动点在直线上运动.过作抛物线的两条切线.且与抛物线分别相切于两点. (1)求△的重心的轨迹方程, (2)证明:. [思路点拨]本题涉及解析几何中直线与抛物线的若干知识. [正确解答](1)设切点A.B坐标分别为. ∴切线AP的方程为: 切线BP的方程为: 解得P点的坐标为: 所以△APB的重心G的坐标为 . 所以.由点P在直线l上运动.从而得到重心G的轨迹方程为: (2)方法1:因为 由于P点在抛物线外.则 ∴ 同理有 ∴∠AFP=∠PFB. 方法2:①当所以P点坐标为.则P点到直线AF的距离为: 即 所以P点到直线BF的距离为: 所以d1=d2.即得∠AFP=∠PFB. ②当时.直线AF的方程: 直线BF的方程: 所以P点到直线AF的距离为: .同理可得到P点到直线BF的距离.因此由d1=d2.可得到∠AFP=∠PFB. [解后反思]解析几何主要的是点和曲线的位置关系.对称性.标准方程当中系数对位置的影响.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几何性质,解析几何的解答题往往是高档题.常常涉及的内容是求轨迹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对称.最值.范围.做这类题目一定要认真细心,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11.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是..是椭圆外的动点.满足.点是线段与该椭圆的交点.点在线段上.并且满足.(Ⅰ)设为点的横坐标.证明 ,(Ⅱ)求点的轨迹的方程,(Ⅲ)试问:在点的轨迹上.是否存在点.使△的面积.若存在.求∠的正切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概率.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有关性质.轨迹的求法和应 用.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4分. (Ⅰ)证法一:设点P的坐标为 由P在椭圆上.得 由.所以 --3分 证法二:设点P的坐标为记 则 由.得 . 证法三:设点P的坐标为 椭圆的左准线方程为 由椭圆第二定义得.即 由.所以 --3分 (Ⅱ)解法一:设点T的坐标为 当时.点(.0)和点(-.0)在轨迹上. 当|时. 由.得. 又.所以T为线段F2Q的中点. 在△QF1F2中..所以有 综上所述.点T的轨迹C的方程是 --7分 解法二:设点T的坐标为 当时.点(.0)和点(-.0)在轨迹上. 当|时.由.得. 又.所以T为线段F2Q的中点. 设点Q的坐标为().则 因此 ① 由得 ② 将①代入②.可得 综上所述.点T的轨迹C的方程是 --7分 ③ ④ (Ⅲ)解法一:C上存在点M()使S=的充要条件是 由③得. 由④得 所以.当时.存在点M.使S=, 当时.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 --11分 当时.. 由. . .得 解法二: C上存在点M()使S=的充要条件是 ③ ④ 由④得 上式代入③得 于是.当时.存在点M.使S=, 当时.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 --11分 当时.记. 由知.所以 --14分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本题有(1)、(2)、(3)三个选答题,每题7分,请考生任选2题作答,满分14分.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前两题记分.
(Ⅰ)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矩阵A=
01
a0
,矩阵B=
02
b0
,直线l1
:x-y+4=0经矩阵A所对应的变换得直线l2,直线l2又经矩阵B所对应的变换得到直线l3:x+y+4=0,求直线l2的方程.
(Ⅱ)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求直线
x=-2+2t
y=-2t
被曲线
x=1+4cosθ
y=-1+4sinθ
截得的弦长.
(Ⅲ)选修4-5:不等式选讲,解不等式|x+1|+|2x-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题共有(1)、(2)、(3)三个选答题,每题7分,请考生任选2题作答,满分14分.如果多做,则以所做的前2题计分.作答时,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并将所选题号填入括号中.
(1)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变换T1是逆时针旋转90°的旋转变换,对应的变换矩阵为M1,变换T2对应的变换矩阵是M2=
11
01

(I)求点P(2,1)在T1作用下的点Q的坐标;
(II)求函数y=x2的图象依次在T1,T2变换的作用下所得的曲线方程.
(2)选修4-4: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从极点O作一直线与直线l:ρcosθ=4相交于M,在OM上取一点P,使得OM•OP=12.
(Ⅰ)求动点P的极坐标方程;
(Ⅱ)设R为l上的任意一点,试求RP的最小值.
(3)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f(x)=|6x+a|.
(Ⅰ)若不等式f(x)≥4的解集为{x|x≥
1
2
或x≤-
5
6
}
,求实数a的值;
(Ⅱ)在(Ⅰ)的条件下,若f(x)+f(x-1)>b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题有(1)、(2)、(3)三个选答题,每小题7分,请考生任选2题作答,满分14分,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前两题计分.作答时,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并将所选题号填入括号中.
(1)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矩阵M=
01
10
,N=
0-1
10

(Ⅰ)求矩阵NN;
(Ⅱ)若点P(0,1)在矩阵M对应的线性变换下得到点P′,求P′的坐标.
(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是
x=t
y=2t+1
(t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中,圆C的极坐标方程是ρ=2cosθ(Ⅰ)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求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求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
(3)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f(x)=|x-1|
(Ⅰ)解不等式f(x)>2;
(Ⅱ)求函数y=f(-x)+f(x+5)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题(1)、(2)、(3)三个选答题,每小题7分,请考生任选2题作答,满分14分,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前两题计分.
(1)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矩阵A=
33
cd
,若矩阵A属于特征值6的一个特征向量为
α
=
1
1
,属于特征值1的一个特征向量为
β
=
&-2

(Ⅰ)求矩阵A;
(Ⅱ)判断矩阵A是否可逆,若可逆求出其逆矩阵A-1
(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θ+
π
4
)=
2
2
,圆M的参数方程为
x=2cosθ
y=-2+2sinθ
(其中θ为参数).
(Ⅰ)将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Ⅱ)求圆M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
(3)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函数f(x)=|x-1|+|x-a|;
(Ⅰ)若a=-1,解不等式f(x)≥3;
(Ⅱ)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f(x)≤2有解,求a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题有(1)、(2)、(3)三个选答题,每小题7分,请考生任选2题作答,满分14分,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前两题计分.
(1)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矩阵A=
12
34

①求矩阵A的逆矩阵B;
②若直线l经过矩阵B变换后的方程为y=x,求直线l的方程.
(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极轴与直角坐标系中x轴的正半轴重合.圆C的参数方程为
x=1+2cosα
y=-1+2sinα
(a为参数),点Q极坐标为(2,
7
4
π).
(Ⅰ)化圆C的参数方程为极坐标方程;
(Ⅱ)若点P是圆C上的任意一点,求P、Q两点距离的最小值.
(3)选修4-5:不等式选讲
(I)关于x的不等式|x-3|+|x-4|<a的解不是空集,求a的取值范围.
(II)设x,y,z∈R,且
x2
16
+
y2
5
+
z2
4
=1
,求x+y+z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