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资产阶级在思想上的反封建斗争.一种形式是文艺复兴.另一种形式是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的背景. 由文艺复兴的影响导入.引导学生从思想.政治.经济三个方面了解宗教改革的大背景.进一步分析这场运动的性质: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宗教改革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 宗教改革发轫于德意志的背景.首先.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学者尽管对宗教保持较为温和的态度.但其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天主教的权威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 其次.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这一部分可以适当补充.以使学生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加深了解. 16世纪.天主教会与人们矛盾的加深.一方面反映了教会的日趋腐败.更重要的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进一步高涨.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而天主教势力强大.根深蒂固.这就决定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借助宗教反对天主教神学的方式来进行. 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出现于德意志而非一路领先的意大利?明确德意志的国情.突出德意志的分裂状态即可.16世纪的德意志在名义上是“神圣罗马帝国 .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成为受罗马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被视为“教皇的奶牛 .因此.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与宗教压迫交织在一起的德意志.便成了宗教改革的发源地. (2)马丁·路德及宗教改革的兴起. 本段教材主要指出了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兴起及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的突出表现.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回放]中关于的内容.从内容.提出的原因和影响三个方面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1517年10月.“马丁·路德 在教堂门口贴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 .揭示教皇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荒谬.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同时.对马丁·路德同罗马教皇坚持斗争的图片加以渲染.歌颂捍卫自己信仰的坚强意志.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重点是让学生归纳并理解马丁·路德的主张.第一.他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第二.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第三.坚持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翻译成德文.第四.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的支持.最后可以总结马丁·路德观点的核心是“信仰耶稣就可得救 .其观点为什么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与人文主义思想有什么关系?路德新教容许个人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蕴含着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因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 (3)宗教改革的扩展及意义. 马丁·路德的教义在北部和中部德国迅速传播.形成了路德教派.受其影响.瑞士.法国.英国等国纷纷进行宗教改革.出现了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新教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或民族国家的利益.可以联系现实.让学生解释当今西方各国的宗教信仰状况. 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其影响可从三个方面说明:首先.因而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另外.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 小结 首先理清三目之间的关系.然后重点对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由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讨论解决.(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中的原始教义,(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两者还存在不同点.(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3)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习题反馈: 见课件和评价手册 教学后记: 第7课 启蒙运动的兴起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