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步反应的计算应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找出起始物质与最终物质之间的关系.再用关系式进行计算.此类题目往往涉及物质纯度.转化率.利用率.产率等概念.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对少量的碘化物可利用“化学放大”反应进行测定。其步骤如下:在中性或酸性介质中先用Br2将试样中的I-定量地氧化成碘酸盐,然后加入过量的KI,用CCl4萃取生成的I2(萃取率为100%)。分区水层后,用肼(即联氨H2N—NH2)的水溶液将I2反萃取至水层中(H2NNH2+2I2=4I-+N2+4H+),在用过量的Br2氧化,除去剩余的Br2后加入过量的KI,酸化,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式为I2+2S2O32-=S4O62-+2I-),求得I-的含量。

(1)上述过程中有一些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在题中未给出,请写出它们的离子方程式。

(2)根据有关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说明经上述步骤后试样中1molI-可消耗Na2S2O3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3)若在测定时,准确移取25.00mL含KI的试液,终点时耗用20.06mL0.100mol/L Na2S2O3溶液,请计算试液中KI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先进行了有关实验:

⑴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将装置图补充完整。

⑵实验中他们取6.4g铜片和12mL 18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请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③下列试剂中能够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       (填写字母编号)

A.铁粉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2CO3溶液

(3)为了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①甲同学设计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SO2的量,再计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他认为测定SO2的量的方法有很多种,请问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填写字母编号)

A: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

B: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用稀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用排水法测定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D: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预先除去了溶解O2),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隔绝空气条件下)

②乙同学设计的方案是: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取20mL于锥形瓶中,滴加2~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已知:Cu(OH)2开始沉淀的pH约为5),通过测定出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来求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假定反应前后烧瓶中溶液体积不变,你认为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能否求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能或否),其理由是                          

(4)请你再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来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简要写出操作步骤及需要测定的数据,并写出相应的计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把导管补充完整。(在原图中画即可)

(2)实验中他们取6.4 g铜片和12 mL18 mol·1-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请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铁粉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2CO3溶液

(3)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两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①甲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的量,再计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他认为测定SO2的量的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

B.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的用稀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用排水法测定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

D.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最沉淀

②乙学生没计的方案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取20 mL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已知:Cu(OH)2开始沉淀的pH约为5),通过测出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来求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假定反应前后烧瓶中溶液的体积不变,你认为乙学生没计的实验方案能否求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填“能”或“否”),其理由是_______。

(4)请再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来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简要写出操作步骤及需要测定的数据(不必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室欲制取少量NaHCO3与NH4Cl.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

(1)步骤Ⅰ、Ⅲ中需用到氨气,下列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氨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写出步骤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若用下图装置进行该沉淀反应.实验时,须先从________(填“a”、“b”或“c”)管通入________气体.

(3)步骤Ⅲ向滤液中通入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可使NH4Cl晶体单独结晶析出.

①此处通入氨气的作用是________.

a.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②已知四种相关物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结晶时宜采用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③有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所得的晶体中含有NH4+.具体操作:取少量晶体于硬质试管,对晶体部位加热.并在________(填“A”或“B”)处放置________试纸,观察现象.

(4)请按提示完成NaHCO3含量分析的实验设计.

试剂: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钡溶液、蒸馏水;

仪器:电子天平、烧杯、漏斗、玻璃棒、干燥器等

①________溶于水,加入________.

②过滤、洗涤、烘干,冷却、称量,并进行________操作(写操作名称).

③计算.若数据处理时将所得固体质量1.977 g错看为1.971 g,由此产生的相对误差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氧化铜有多种用途,如用作玻璃着色剂,油类脱硫剂等,为获得纯净的氧化铜并探究其性质,某同学查找了溶度积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有关信息(如表),用工业硫酸铜(含硫酸亚铁等杂质)进行如下实验:
物    质 Fe(OH)2 Cu(OH)2 Fe(OH)3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9.6 ≥6.4 3~4
㈠制备氧化铜
工业CuSO4
CuSO4溶液
CuSO4?5H2O…CuO
(1)步骤Ⅰ的操作是加入水和少量硫酸溶解样品并过滤,目的是除去不溶性杂质,这一步骤中加酸的作用是
防止CuSO4等物质水解,以有助于样品的溶解
防止CuSO4等物质水解,以有助于样品的溶解

(2)步骤Ⅱ的操作是:滴加H2O2溶液,稍加热;待反应完全后,慢慢加入Cu2(OH)2CO3粉末,搅拌,以控制溶液pH=3.5;加热煮沸一段时间,过滤,用稀硫酸酸化滤液至pH=1.
①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将Fe2+转化为Fe3+并除去
将Fe2+转化为Fe3+并除去

②写出加入H2O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2++H2O2+2H+=2Fe3++2H2O
2Fe2++H2O2+2H+=2Fe3++2H2O

③控制溶液pH=3.5的目的是
使Fe3+沉淀完全,并控制Cu2+不发生沉淀
使Fe3+沉淀完全,并控制Cu2+不发生沉淀

(3)步骤Ⅲ的目的是得到CuSO4?5H2O晶体,操作是
蒸发结晶过滤
蒸发结晶过滤
,水浴加热烘干所得固体.水浴加热的特点是
条件温和、受热均匀、最高温不超过100℃
条件温和、受热均匀、最高温不超过100℃

㈡探究氧化铜性质
(1)取A、B两支试管,往A中先加入适量CuO粉末,再分别向A和B中加入等体积的3%H2O2溶液,只观察到A中有大量气泡,结论是
CuO对H2O2分解起了催化剂作用
CuO对H2O2分解起了催化剂作用

(2)为探究试管A中反应的速率,收集气体并测定其体积必需的实验仪器或装置为
BD
BD
.(填写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