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中的(一)、(二)两幅示意图,回答33-35题。
1.若图(二)所示地球为顺时针转动,且极圈内均为白昼,该图是观测者从图(一)中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何处观测到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若图(二)与上题所给出的条件相同且A、B在晨昏线上,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节气为北半球的夏至 B.A点日出时间较B点晚
C.AB弧线是昏线 D.C点是18点
3.若图(二)中标出的经度是西经度,且极圈内部为黑夜,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比广州白昼长,黑夜短
B.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从大西洋到地中海航行的船舶逆风逆水
D.从C点到D点的方向是先东南,后东北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区域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和体制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除传统的城镇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推动城镇化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表2)。
表2
| 影 响 因 子 | 意 义 |
第一因子 |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度 | 反映人口乡村——城市流动、跨区域流动的强度和便捷程度 |
第二因子 | 港口吞吐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外商实际投资额 | 反映城镇化中非工业化的拉动因素,即工业化不高情况下的城镇化 |
第三因子 | 人均GDP、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壮大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情况 |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区域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和体制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除传统的城镇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推动城镇化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表2)。
表2
|
影 响 因 子 |
意 义 |
第一因子 |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度 |
反映人口乡村——城市流动、跨区域流动的强度和便捷程度 |
第二因子 |
港口吞吐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外商实际投资额 |
反映城镇化中非工业化的拉动因素,即工业化不高情况下的城镇化 |
第三因子 |
人均GDP、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壮大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情况 |
材料二:该图为2000年与2005年大陆沿海省区城镇化水平及变动幅度。
材料三: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是浙江省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规划》中提出扶持培育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升浙江整体产业层次。
(1)简述2000~2005年,我国大陆沿海省区(市)的城镇化发展的特点。(6分)
(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镇化第一因子的差异。(10分)
(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镇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市)三次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4分)
(4)简述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自然条件。未来浙江省可以发展哪些海洋战略性新兴
产业?(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2月25日中石油原副总裁史兴全表示,整体来看,中国的天然气供应仍严重不足,单靠西气东输一条管线仅仅满足部分市场需求,下一步引进中亚天然气的西气东输二线也将建成投产,三线、四线工程也已经纳入规划建设中,有望在“十二五”末落成,届时中国的“气荒”有望基本解决。
材料二 中新网2010年6月6日消息:记者昨日从韶关市有关部门获悉,备受关注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进度比计划大幅提前,韶关作为广东省内7个对接城市中的第一站,有望于明年上半年率先具备供气条件。
材料三 第二条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
(1)由材料知,引入国外气源或塔里木新增气源是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建设的基础,你认为海外气源除哈萨克斯坦、里海地区外,还有可能来源于哪里?为什么?
(2)在我国能源战略中,与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是重点之一,其优势有(双选) ( )
A.天然气储量大
B.陆上邻国,能源安全有保障
C.该地天然气价格便宜
D.其他国家很少使用这两个国家的天然气
(3)与第一条西气东输管线相比较,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有何优劣势?
(4)材料一中提到的西气东输三线、四线有望“十二五”末落成,届时我国“气荒”问题基本解决。试分析规划多条西气东输线路的原因。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