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再说.所谓文章.(是)一定要有益于社会罢了,所谓修辞.(就)好像器具上面的雕刻和绘画.如果花巧而且华丽.不一定适合使用,如果适合使用.也不一定花巧而且华丽.总之.以适合使用为根本.以雕刻绘画作为它的修饰罢了.不适合使用.不是制造器具的本意,不加以修饰.那就不能像这样吗?不是的.但修饰也不是可以不顾的.放在首要地位就可以了. 主要观点:文章要以内容为第一.但也不能不顾形式. [补充知识点] 1.词类活用:A.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舍 .为定居.“名之曰褒禅 .“名 为“命名 . B.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 为“走到尽头 .“后世之谬其传 .“谬 为“弄错 .“火尚足以明 “明 为“照亮.照明. C.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传 为“流传下来的文字 . 2.古今异义:A.“非常之观 中“非常 古义为不同平常.不是一般动宾或动补短语,今义为特别.副词. B.“至于幽暗昏惑-- 中“至于 古义为到达.达到.动词,今义为表示另提一件事.关联词.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中“学者 古义为读书人.求学的人.偏正短语,今义为有专门学问的人.名词. 3.特殊句式:A.判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B.省略句:. 以怠. 道. 4.整理“之 .“以 的用法:(一)“之 的用法:A.助词.(1)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 .例如:“余之力尚足以入 .“华山之阳 .“此余之所得也 .(2)在主谓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无意义.只取独主谓短语的独立性.使之成为句子中的一个成份.例如:“古人之观于天地-- “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 B.代词.代人.事.物.例如:“入之甚寒 .代洞穴.“无物以相之. 代行动.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