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是朱熹的一首名诗.某班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时发生了争议.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A.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但泗水所在的山东当时已沦陷于金国.所以此诗中的泗水只是一种比喻 B.本诗的基本思路是由“寻 到“识 .体现了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C. “寻芳 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 暗喻教化.“春 暗喻孔子倡导的“仁政 思想 D.这首诗的高明之处在于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