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分)右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中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A是____细胞,B是 (物质);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是[ ]:只发生于二次免疫反应过程的是[ ];与过程①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 。
(2)B淋巴细胞经过 过程形成浆细胞。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否相同?
(3)吞噬细胞的作用构成了机体抗感染的第____道防线。病原体进入此细胞的方式称为 ,细胞膜与此功能相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 。
(9分)自艾滋病被发现那天起,科学家就通过国际合作致力于研制让健康人免于感染的疫苗。2009年9月24日,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共同研制出了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联合疫苗”。这种“联合疫苗”是由两种疫苗组成,其中一种负责刺激免疫系统,使其做好攻击艾滋病病毒的准备;第二种则担当“助攻手”,负责增强免疫反应。下图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图示①②③中可能发生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填序号)。
(2)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B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参与其合成分泌的双层膜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
(3)科学家早已认识到,研制疫苗是抗击艾滋病最有效的良方。科学家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首次注射疫苗后,人体主要发生图示编号中______过程。
(4)图中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特有的过程是________,其特点是 。
下图Ⅰ表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Ⅱ表示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 图Ⅰ中需要抗原刺激才发生的过程是 ,③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免疫细胞是 的结果。
(2) 上述免疫细胞中除 外,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能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细胞结构是 。
(3) 图Ⅱ中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抗体浓度上升,此过程中摄取、加工、呈递抗原的是 细胞。图中抗体浓度第二次上升,原因可能是 ,由图可知二次免疫的特点是 ,原因是 。
(10分)自艾滋病被发现那天起,科学家就通过国际合作致力于研制让健康人免于感染的疫苗。2009年9月24日,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共同研制出了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联合疫苗”。这种“联合疫苗”是由两种疫苗组成,其中一种负责刺激免疫系统,使其做好攻击艾滋病病毒的准备;第二种则担当“助攻手”,负责增强免疫反应。下图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图示①②③中可能发生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填序号)。
(2)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早已认识到,研制疫苗是抗击艾滋病最有效的良方。科学家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首次注射该疫苗后,人体主要发生图示编号中______过程。
(4)图中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
(5)研究人员说,这种疫苗针对的是泰国流行的艾滋病,是否对美国、非洲或其他地区流行的艾滋病有效现在还不清楚。这是因为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RNA为单链,容易发生变异。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结合遗传信息传递图解
你认为控制HIV产生新个体的最佳环节是上述_________。(填序号)
(6)B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双层膜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
(10分)自艾滋病被发现那天起,科学家就通过国际合作致力于研制让健康人免于感染的疫苗。2009年9月24日,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共同研制出了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联合疫苗”。这种“联合疫苗”是由两种疫苗组成,其中一种负责刺激免疫系统,使其做好攻击艾滋病病毒的准备;第二种则担当“助攻手”,负责增强免疫反应。下图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图示①②③中可能发生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填序号)。
(2)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早已认识到,研制疫苗是抗击艾滋病最有效的良方。科学家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首次注射该疫苗后,人体主要发生图示编号中______过程。
(4)图中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
(5)研究人员说,这种疫苗针对的是泰国流行的艾滋病,是否对美国、非洲或其他地区流行的艾滋病有效现在还不清楚。这是因为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RNA为单链,容易发生变异。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结合遗传信息传递图解
你认为控制HIV产生新个体的最佳环节是上述_________。(填序号)
(6)B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双层膜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