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是某地12个月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各月的气 温及降水量.关于该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盛行西南季风 B.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对应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适宜发展橡胶种植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读“我国某区域轮廓图”和材料一,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08年12月26日凌晨4时20分、5时25分,在A城所在省份连续发生4.9级、4.0级地震。截止7时50分,共造成9人受伤,其中重伤2人,轻伤7人,目前伤员正在接受治疗。据初步统计10万余人受灾,现已紧急转移安置灾民3万余人。此次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三亿元人民币。

   (1)“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对A城市气候的形象写照,分析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

   (2)和B城所在省份5月12日曾发生过的地震相比,这次地震的震级很小,但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3)我国历史上有“南船北马”的交通方式,但该区域水运并不发达,试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6月7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1248号),明确: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今后,成都和重庆将成为中国新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并率先对中国重大政策先行试点。

   (4)清朝时期,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采取了什么制度?

   (5)在抗战时期,重庆和西南地区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哪些贡献?

   (6)列举改革开放以前,西南地区在交通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

   (7)中国1978年后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最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是哪两个省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2008年9月26日下午3时,横跨甘川渝三省市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兰渝铁路在兰州沙井驿正式开工建设。兰渝铁路经过地区的各项资源十分丰富。甘肃境内中药材资源居全国之首,陇南有全国第一大铅锌矿。川渝境内广元的花岗石等建筑材料和天然气等储量较大。兰渝铁路沿线还有红军长征经过的腊子口等革命胜迹,广安的邓小平故居以及九寨沟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具有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铁路建成后,必将为当地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区域内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具有极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8)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兰渝铁路建成对铁路沿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意义。

   (9)兰渝铁路成为沿线各地的经济线、扶贫线、希望线怎样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共16分)根据材料,回答列问题。

资料一:

右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气候变化是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深远的挑战之一。当地时间2009127日10 时40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图中A城市开幕。此次大会将持续11天,有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将参加峰会。全球变暖是此次大会关注的焦点,科学家预测,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范围将在1.1~6.4度之间。

资料二:

 A城市1961-1990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月

11月

12月

气温(℃)

0.1

-0.1

2

5.6

10.9

15

16.4

16.3

13.3

9.6

5.1

1.8

降水(mm)

36

24

34

35

40

45

57

55

53

47

52

47

降水日数

17

13

14

13

13

11

13

13

14

14

17

16

(1)从北京到A市飞行时间为14个小时,从A市机场到全球气候大会会议地点需要1小时,为节省时间,北京某参会记者适宜选择的航班时间(北京时间)为        

 A.12月6日19时   B.12月7日19时     C.12月7日2时     D.12月6日2时

      

(2)据资料二概括A城市气候特征,并分析其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3)2010年春季B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

(4)分析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条剖面线的走向是________。

(2)填出地形区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3)A、C、B三地自然景观有明显差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以________为基础。

(4)A地草原区常可以看见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

(5)写出C地形区两侧自然环境方面的不同。(至少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D能源基地是________。C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

(7)下列表示E城降水量逐月分布状况的图为

[  ]

A.
B.
C.
D.

(8)图示地区积温数值范围是________,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等。

(9)积温值F地高于G地的原因是________。

(10)G、E两地相比,前者距海较远,但其降水量却较后者多约3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1)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

(12)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当地时间2009年12月7日10时40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图中A城市开幕,有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参加峰会。科学家预测,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范围将在1.1~6.4度之间。

材料二:

A城市1961—1990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气温(℃)

0.1

-0.1

2

5.6

10.9

15

16.4

16.3

13.3

9.6

5.1

1.8

降水(nm)

36

24

34

35

40

45

57

55

53

47

52

47

降水日数

17

13

14

13

13

11

13

13

14

14

17

16

材料三: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中某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下图是对煤炭产业生产流程模式的改造。

   (1)据材料二概括A城市气候特征,并分析其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2)分析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

   (3)在材料三的生产流程模式图中,H是           厂。简述该产业结构模式的主要优点。

   (4)随着某区域煤炭资源枯竭,为进一步发展经济,可以从哪些方面挖掘潜力?请你就这一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表为某地气象资料,回答问题:(共6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4.0

-1.5

0.2

5.6

13.5

19.3

26.1

24.6

18.3

13.0

7.0

-0.6

降水量mm

11

13

12

29

31

86

249

181

77

45

30

26

1. 该地年降水量季节分配特征是______________,该地当属_____________气候。

2. 该地可能是我国的哪个城市?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3、绘制该地的降水柱状图、气温曲线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