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该海滨城市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图示海湾建设海港.请读图回答: (1)海港建设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有 .地质. 和水文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港口的 选址条件: . . 等. (2)该城市在发展规划中.A.B.C. D为预留土地.在建港方案中: ①A.B两地可否建港? .因为 ②C.D两处相比较.选择 处合理.理由是 [解题思路]港口建设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自然因素中的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方面.平坦的地形和良好的地质环境影响筑港条件.船只停泊条件要有较宽阔水域的海湾和深水岸线.海湾深浅.潮汐波浪等海洋水文现象.天气与气候中的台风.大雾.盛行风向等会影响航行条件.图中A.B两处.自然条件相似.海水浅.不利于船只航行和停泊.因此不宜建港.C.D两处中.比较而言.C处建港条件好.海水较深.有海湾.岸边地势平坦.筑港.航行.停泊条件优于D.加上离市区近有利于客货流的集散.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后,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域--环渤海经济圈正形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读“环渤海地区略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整个大的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占到全国的1/4。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中型企业虎踞龙盘,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是我国三大经济发展区域之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左右。天津作为其中一个老工业基地,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暴露出产业结构固化、管理机制凝滞等深层次矛盾。市委、市政府有的放矢地制定了“三五八十”阶段性的奋斗目标,经过艰苦努力,天津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天津在振兴工业方面,充分利用外资嫁接改造调整国有企业,利用项目投资广泛吸收社会资本,推动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了所有制结构调整;滨海新区则注重发挥区位优势,以高新技术带动了传统产业升级。使天津形成了以电子通信、化学工业、生物医药为支柱的新的产业格局。

(1)图中①、②两大工业基地,试比较两者在工业结构上的差异。(8分)

(2)试分析青岛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2分)

(3)分别指出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7分)

(4)从自然因素分析环渤海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4分)

(5)图中有我国商品棉的重要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影响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3分)

(6)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天津、青岛、大连,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图中曲线分别为等高线的高程和等深线的深度,单位是米。该海滨城市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图示海湾建设海港,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海湾示意图

(1)海湾建设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有_________、地质、_________和水文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港口的选址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该城市在发展规划中,A、B、C、D为预留土地,在建港方案中:

①A、B两地可否建港?为什么?

②C、D两处相比较,选择哪处合理?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图中曲线分别为等高线的高程和等深线的深度,单位是米。该海滨城市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图示海湾建设海港,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海湾示意图

(1)海湾建设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有_________、地质、_________和水文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港口的选址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该城市在发展规划中,A、B、C、D为预留土地,在建港方案中:

①A、B两地可否建港?为什么?

②C、D两处相比较,选择哪处合理?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海湾示意图(图中曲线数值分别为等高线的高程和等深线的深度,单位是m),该海滨城市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图示海湾建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港建设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有________、地质、________和水文等,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水域条件如________、________,还会影响陆域条件如________等。

(2)该城市在发展规划中,A、B、C、D为预留土地,在建港方案中:A、B两地可否建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C、D两处相比较,选择________处建港合理,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3月11日,北京市社科院、上海社科院、广东省社科院、天津市社科院等机构联合发布2007年区域蓝皮书——《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报告详细分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区域示意图
材料三: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面积2270km2,拥有153千米的海岸线。它将聚各项优势,立足天津,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打造成现代化加工制造基地和国际物流中心,成为天津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标志区和生态宜居海滨城市。“湛江钢铁”是广东实现重化工业产业升级的重要一环。它选址在湛江东海岛,东海岛面积是286km2,该处拥有建设国内最好的深水港条件,可同时通航两对30万吨级以上的货轮和50万吨级的油轮。
材料四:天津滨海新区和湛江东海岛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空格。将下列城市化的模式,填在横线上:
    京津冀_______;长三角_______;珠三角_______。
    ①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②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③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④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2)长三角区域经济今后发展应立足自身条件,以上海建设大都市为龙头,努力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大城
    市群,试分析长三角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湛江钢铁”属于_________型的工业布局,它所需要的铁矿石可能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津滨海新区努力打造成现代化加工制造基地和国际物流中心,而湛江东海岛却打造成广东的钢铁
    基地,试分析影响两区域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区域与甲区域相比工业发展的主要劣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