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混合溶液中c(HA)_________c(A-);
(2)混合溶液中c(HA)+c(A-)________0.1 mol·L-1;
(3)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_0.2 mol·L
(4)
碘缺乏症(IDD)给患者的智力与健康造成明显的伤害,对婴幼儿的危害尤其严重.为控制该病的发生,最有效的方法是食用加碘盐.我国政府规定在食盐中必须添加碘酸钾(KIO3).
某同学查阅资料后,确定采用下列反应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KIO3+5KI+3H2SO4(稀)=3I2+3H2O+3K2SO4
(1)上述氧化还原反应中,做氧化剂的物质是________;在实际检验过程中,为使实验现象明显,常加入一种试剂,该试剂是________.
(2)结合上述反应分析,在食盐中添加KIO3而不添加KI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反应式表示,不必配平).
(3)某学生欲用CCl4从反应液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20 mL反应液和5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置漏斗用力振荡,并不吋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将上层水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上述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
上述E步骤的操作应注意________.
“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若以铜为原料制取硫酸铜或硝酸铜,下列设计你认为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反应路线(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 (填写标号)。
A.制CuSO4: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B.制CuSO4:2Cu + O2 = 2CuO; CuO + H2SO4(稀) = CuSO4 + H2O
C.制Cu(NO3)2:Cu + 4HNO3(浓) = Cu(NO3)2 +2NO2↑+ 2H2O
D.制Cu(NO3)2:3Cu + 8HNO3(稀) = 3Cu(NO3)2 +2NO↑+ 4H2O
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以下每小题中的电池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填写空格。
(1)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铅蓄电池在放电时发生的电池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负极反应式为 。
正极反应式为 。
(2)铁、铜、铝是生活中使用广泛的金属,FeCl3溶液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其反应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所用电极材料为 ,正极反应式为 。
(3)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烧碱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为 。
A.铝片、铜片 | B.铜片、铝片 | C.铝片、铝片 | D.铜片、铜片 |
(16分)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 /L的NaCl溶液100 mL,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2.配制步骤
(1)计算:根据n=c·V,m=n·M ,则m(NaCl)=__________ g。
(2)称量: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NaCl固体__________g。
(3)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并冷却至室温。
(4)移液: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都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容量瓶颈刻度线1 cm~2 cm时,
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右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指出图中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对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偏高”、“偏低”或“不变”)?
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不断搅拌。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 。
②溶解的NaCl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未洗涤烧杯: 。
③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