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实验题:
Ⅰ、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依教材实验回答:
(1)鉴定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时,可使用苏丹Ⅲ试剂,则脂肪颗粒呈_________色。
(2)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时,使用_________混合染色剂,实验结果是_________。
(3)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可用_________染液,线粒体呈_________色。
Ⅱ、斐林试剂的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的A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B液是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某同学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产生了一些疑问,在征得老师同意后,他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探究。下表是他的探究实验的部分操作。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试图通过上述实验解决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试管中,作为对照的是_________。
(3)要使上述试管中的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还必须做_________处理。
(4)要提高该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还应该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开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践活动,实验过程为培养液分装灭菌----加入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取样稀释,显微镜下计数----记录并分析。得到如下结果,请回答:
(1)此项实验活动的因变量可采用_______帮助计算单位体积中的酵母菌数量。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公平性,实验用的_________等条件要保证一致。
(2)本实验没有另外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5~35℃的培养温度区间内,随着培养(取样)时间的逐渐延长,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均出现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从培养后种群数量所达到的最高值的比较来看,在_____的培养条件最为适宜,其种群数量最高值可达___________。从种群的增殖速度上看,在_______的培养条件下增殖速度最快。
(4)请画出酵母菌在25℃培养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并思考,图上出现了出现了“J”形和“S”形变化趋势了吗?______。种群数量稳定的时间较短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分解培养液中的葡萄糖而生存,请以此拟定一个新的探究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法是现代生物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常用方法,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学中的常用仪器,请据显微镜的有关知识及中学课本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选用5倍目镜,10倍物镜,则视野中所见的物像是真实物体的________倍,放大倍数是指________(面积、体积、两点间的距离)被放大多少倍。
(2)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物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7所示。如果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同一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 ]
(3)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常用O.01g/mL的龙胆紫溶液染色,细胞中易被染色的部位是
[ ]
A.纺锤体 |
B.染色体 |
C.细胞壁 |
D.细胞膜 |
(4)以下哪一组实验材料必须自始至终地保持在生活状态下
[ ]
A.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C.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D.以上都不对
(5)在制作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过程中,细胞何时停止分裂
[ ]
A.解离期 |
B.漂洗期 |
C.染色期 |
D.压片期 |
某课外实验小组欲探究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下面是该小组制定的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加以完善。
(1)实验目的:探究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2)实验原理:将一种动物和一种植物放在一个密闭的系统中,用pH试纸测定此系统所发生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来探究碳的转化情况。
(3)实验材料和用具:试管架、4支试管、铝箔4张、光源、若干只大小差不多的田螺、若干枝大小差不多的金鱼藻、50mL量筒、去氯的水、pH试纸。
(4)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4支相同的试管,加入等量的去氯水,并编号1、2、3、4。
第二步:1号试管什么都不加,作为对照。2号试管加入一只田螺,3号试管加入一枝金鱼藻,4号试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测定每支试管中的pH后用双层铝箔将试管口封住。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1号试管pH无变化,2号试管的pH________,3号试管的PH上升,4号试管的pH________。
(6)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图实验过程回答:
(1)通过实验①、②、③比较说明,植物的生长与弯曲都与 有关。通过实验④、⑤比较说明,该部位产生的物质能够 。
(2)通过实验②、⑥、⑦比较说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在 。在单侧光照条件下,引起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原因是 。
(3)通过实验④、⑧比较说明,胚芽鞘的弯曲部位是在 。
(4)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不仅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还可以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在促进生长和生根的浓度范围内,浓度相同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吲哚乙酸(IAA)。某课外活动小组以扦插枝条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吲哚乙酸(IAA),请简单补充以下实验设计方案并预测结果。
实验方案:①分别配制相同浓度、不同 的IAA和NAA溶液;
②将扦插枝条平均分为若干组,分别用上述配好的IAA和NAA溶液处理各组枝条的下端;
③将处理过的枝条置于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
④观察并记录 。
预测实验结果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