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验结果:F1高茎×矮茎=30高︰30矮≈1︰1.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生物兴趣小组有一些能够稳定遗传的高茎、豆荚饱满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两个品系豌豆,如果你是该兴趣小组的成员,希望通过遗传学杂交实验探究的一些遗传学问题。
(1)可以探究的问题有:
问题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分别遵循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
问题2:                                                           
(2)请设计一组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上述遗传学问题:(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方法)
                         ;观察和统计F1的性状及比例;保留部分F1种子。
                                  ;观察和统计F2的性状及比例
(3)实验结果:
①F1全部为高茎、豆荚饱满
②F2的统计数据          

表现型
高茎豆荚饱满
高茎豆荚不饱满
矮茎豆荚饱满
矮茎豆荚不饱满
比例
66%
9%
9%
16%
(4)实验分析:
①F2                                                                ,所以高茎和矮茎、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分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②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1,所以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5)①实验证明,在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高茎豆荚饱满的个体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个体的比例都是16%,所以,你假设F1形成的配子,其种类和比例是               。(D和d表示高茎和矮茎基因;E和e表示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假设, 并用遗传图解分析实验预期
②你认为下列哪一个图解中能正确解释形成重组配子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生物兴趣小组有一些能够稳定遗传的高茎、豆荚饱满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两个品系豌豆,如果你是该兴趣小组的成员,希望通过遗传学杂交实验探究的一些遗传学问题。

(1)可以探究的问题有:

问题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分别遵循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

 问题2:                                                           

(2)请设计一组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上述遗传学问题:(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方法)

                          ;观察和统计F1的性状及比例;保留部分F1种子。

                                  ;观察和统计F2的性状及比例

(3)实验结果:

①F1全部为高茎、豆荚饱满

②F2的统计数据          

表现型

高茎豆荚饱满

高茎豆荚不饱满

矮茎豆荚饱满

矮茎豆荚不饱满

比例

66%

9%

9%

16%

(4)实验分析:

①F2                                                                 ,所以高茎和矮茎、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分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②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1,所以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5)①实验证明,在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高茎豆荚饱满的个体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个体的比例都是16%,所以,你假设F1形成的配子,其种类和比例是                。(D和d表示高茎和矮茎基因;E和e表示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假设, 并用遗传图解分析实验预期

②你认为下列哪一个图解中能正确解释形成重组配子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生物兴趣小组有一些能够稳定遗传的高茎、豆荚饱满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两个品系豌豆,如果你是该兴趣小组的成员,希望通过遗传学杂交实验探究的一些遗传学问题。

(1)可以探究的问题有:

问题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分别遵循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

 问题2:                                                           

(2)请设计一组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上述遗传学问题:(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方法)

                          ;观察和统计F1的性状及比例;保留部分F1种子。

                                  ;观察和统计F2的性状及比例

(3)实验结果:

①F1全部为高茎、豆荚饱满

②F2的统计数据          

表现型

高茎豆荚饱满

高茎豆荚不饱满

矮茎豆荚饱满

矮茎豆荚不饱满

比例

66%

9%

9%

16%

(4)实验分析:

①F2                                                                 ,所以高茎和矮茎、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分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②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1,所以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5)①实验证明,在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高茎豆荚饱满的个体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个体的比例都是16%,所以,你假设F1形成的配子,其种类和比例是                。(D和d表示高茎和矮茎基因;E和e表示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假设, 并用遗传图解分析实验预期

②你认为下列哪一个图解中能正确解释形成重组配子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生物兴趣小组有一些能够稳定遗传的高茎、豆荚饱满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两个品系豌豆,如果你是该兴趣小组的成员,希望通过遗传学杂交实验探究的一些遗传学问题。

(1)可以探究的问题有:

问题l: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分别遵循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

问题2:                                               

(2)请设计一组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上述遗传学问题:(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方法)

                   ;观察和统计F1的性状及比例;保留部分F1种子。

                   ;观察和统计F2的性状及比例

(3)实验结果:

①F1的全部为高茎、豆荚饱满

②F2的统计数据

表现型

高茎豆荚饱满

高茎豆荚不饱满

矮茎豆荚饱满

矮茎豆荚不饱满

比例

66%

9%

9%

16%

(4)实验分析:

①F2         ,所以高茎和矮茎、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分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②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l,所以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5)实验证明,在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高茎豆荚饱满的个体和矮茎豆荚不饱满的个体的比例都是16%,所以,你假设F形成的配子,其种类和比例是DE:De:dE:de=4:l:l :4(D和d表示高茎和矮茎基因:F和e表示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基因)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假设,并用遗传图解分析实验预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学校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实验来验证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该小组用 

豌豆的两对性状做试验,选取了黄色圆粒(黄色与圆粒都是显性性状,分别用Y、R表示)与某种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并且F1的统计数据绘制成了右侧柱形图。请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你能推测出亲本豌豆的表现型与基因型吗?请写出推测过程。?

                                                                                 

?                                                                      。

(2)此实验F1中的纯合子占总数的多少?请写出推测过程。?

?

(3)有同学认为子代黄色与绿色比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但圆粒与皱粒的比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你觉得该同学的想法有道理吗?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吗??

                                                                                                    

                                                                                                

(4)如果市场上绿色圆粒豌豆销售形势很好,你能利用现有F1中四种表现型豌豆,获得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吗?请写出解决程序。(要求设计合理简单)?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