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庐山1997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人数占总游客数的百分比.t0为庐山所在位置).据此回答13-14题. 13.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客源数量规模大.占来庐山旅游总人数的50% ②从t0 →t1再由 t1→t2.来庐山旅游的人数总体上随经济距离增加而减少 ③庐山以东地区的客源市场范围大于庐山以西地区 ④庐山旅游消费市场均匀的分布在以1000千米为最优吸引半径的范围内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4.与黄山风景区相比较.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有 ①山上地域开阔且地势较平坦.夏季接待避暑疗养人员的能力大 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四大旅游景观的知名度大 ③临长江干流.赣江和鄱阳湖.景区的水路通达度高 ④周边广泛分布花岗岩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地质地貌景观的集群度高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庐山1997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人数占总游客数的百分比,t0为庐山所在位置)。据此回答各题。

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客源数量规模大,占来庐山旅游总人数的50%

②从t0 →t1再由 t1→t2,来庐山旅游的人数总体上随经济距离增加而衰减

③庐山以东地区的客源市场范围大于庐山以西地区

④庐山旅游消费市场均匀的分布在以1000千米为最优吸引半径的范围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与黄山风景区相比较,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有

①.山上地域开阔且地势较平坦,夏季接待避暑疗养人员的能力大

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旅游景观的知名度大

③.临长江干流、赣江和鄱阳湖,景区的水路通达度高

④.周边广泛分布花岗岩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地质地貌景观的集群度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庐山1997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人数占总游客数的百分比,t0为庐山所在位置)。据此回答各题。

1.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客源数量规模大,占来庐山旅游总人数的50%

②从t0 →t1再由 t1→t2,来庐山旅游的人数总体上随经济距离增加而衰减

③庐山以东地区的客源市场范围大于庐山以西地区

④庐山旅游消费市场均匀的分布在以1000千米为最优吸引半径的范围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与黄山风景区相比较,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有

①.山上地域开阔且地势较平坦,夏季接待避暑疗养人员的能力大

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旅游景观的知名度大

③.临长江干流、赣江和鄱阳湖,景区的水路通达度高

④.周边广泛分布花岗岩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地质地貌景观的集群度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庐山1997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人数占游客数的百分比,为庐山所在位置)。据此回答

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客源数量规模大,占来庐山旅游总人数的50%

②从再由,来庐山旅游的人数总体上随经济距离增加而衰减

③庐山以东地区的客源市场范围大于庐山以西地区

④庐山旅游消费市场均匀的分布在以1000千米为最优吸引半径的范围内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