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类“地理计算 的关键知识与思路: 关键知识 计算思路 比例尺的计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比例尺中.实际距离要将千米或米换算成厘米.求实际距离则要把得出的厘米换算成千米或米). 1.先求出该图要表示的实际距离 2.算出图上要表示的距离 3.根据比例尺公式进行计算 地面高度.深度和温度的计算 ①地面高度表示的两种方法: A 海拔: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B 相对高度:指地面某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②不同高度温度的差异:对流层中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③地热增温率:在常温层以下.平均每加深100米.地温上升3℃(15千米以下.地热增温率逐渐减少,常温层深度.中纬比赤道和两极深.我国北方约为30米). 地方时与经度的计算 掌握时间与经度的关系.即要掌握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1小时转过15°经度.4分钟转过1°经度. 1.计算经度差 2.将经度差化为地方时差 3.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所求地方时的地点.若在已知地的东面.则加时差,反之则减时差). 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除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是0°外.其余时区的中央经线都是15的倍数,相邻一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西12区的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自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上一天.此外.跨年月的计算要注意月大月小.平年和闰年二月份的天数,还要注意有无动程时间等要求. 1.先确定时区.求时区差 2.再按公式运算或图示法计算区时 ①时区的计算:某地时区序数=该地经度÷所得商数.再按数学求近似值的方法保留整数.小数点后4舍5入.就是该地的时区数.除中时区外.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②区时的计算:某地的区时=已知地区时±1小时×两地时区差 两地时区差:若两地在中时区同侧.则时区数相减.两地在中时区的两侧.则时区数相加.若所求区时的地点在已知地的东边.则加时区差,若在已知地的西边则减时区差.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理解纬度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关系.即纬度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角就相差多少度.即H=90°-纬度差 1.计算纬度差 2.利用图示法或计算公式运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昼夜长短的计算 1.据日出日落时间.求昼夜长短计算公式:某地昼长=×2,某地夜长=×2 2.在光照图上.昼夜长短的计算 读懂日照图.看出太阳此时直射哪一条经线.则此经线上各点为12点. 1.找出图上受太阳光直射的经线2.算出某点所在纬线圈上的昼弧和夜弧所跨的经度范围3.根据经度和时间的关系.推算所求点的昼夜长短. 太阳日和恒星日的换算 理解太阳日与恒星日在自转周期上的差异 太阳日--360°59′--24小时 恒星日--360°--23时56分4秒 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转了59′.的经度.时间上一个太阳日比恒星日多3分56秒. 地球运动线速度的计算 自转的线速度在赤道处最快.1670千米/小时.在南北纬60°处约为赤道的一半,公转线速度经过远日点时速度较慢.在近日点时速度较快.故从春分--秋分.约为186天.从秋分--春分约为179天. 经纬度距离的计算 掌握纬度每间隔1°之间的经线长度都相等.约为111千米.经度间隔1°之间的纬线长度长短不等.由赤道上的111千米向两极递减至零.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