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习第2段. 1.学生集体读课文. 2.提问: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点拨.) 点拨:二层:叙朝廷征召之殷,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3.提问: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见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就职 ? (学生找出相关的词语.并思考.讨论后.指定一学生回答.) 明确: 按时间顺序 表时间:逮.前.后.寻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 官名: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解释.积累有关文化常识.“孝廉 “秀才 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 ,“郎中 “洗马 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 .张下文“日薄西山 ) 4.提问: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 “沐浴清化 等句想表明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点拨.) 点拨: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可是“供养无主 “欲奉诏奔驰 .“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品析: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情辞悲切.动人心肺.“奉 “沐浴 .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5.小结:朝廷多次征召而自己却辞不就职.作者自然会想到自己可能引起皇帝的不满.于是本段一开头便歌颂皇帝.以使其平息心中之火.“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接着便具体地列举了“沐浴清化 的事实.说明郡县和州司“催臣上道 “急于星火 的紧急之情.自己也“欲奉诏奔驰 赴王命.但因“刘病日笃 .家中无人侍奉刘氏.自己是她惟一的亲人.无法远行.在封建社会里.“忠 “孝 同样重要.而自己又不巧处于既想“报国恩 又想“顺私情 的“忠 “孝 两难全的境地.感叹于“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句句在理.处处合情.令人无法不信.这自然使皇帝减少了对自己不仕的疑虑. 6.学生自由读本段.在理解的基础上.最好能熟读成诵.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