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题解析 例1.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 v②v ③v④v.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本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用四种物质表示.由于该反应的计量系数之比不等于1.因此不能根据题干中的数据进行相对大小的比较.必须将其折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才能比较其相对大小.若以物质A为标准.将其他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换算为用A物质表示的速率.则有:v(A):v(B)=1:3.则②表示的v v(A):v(C)=1:2.则③表示的v v(A):v(D)=1:2.则④表示的v 答案:D 例2.反应C(s) + H2O + 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增加C的量 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系体积增大 解析:C为固体反应物.增加其用量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浓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反应混合物浓度未改变.反应速率基本不变,充入N2使容器容积增大.总压强不变.但反应混合物浓度同等程度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变慢. 答案:A.C 例3.反应2X在不同温度下(T1和T2)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1<T2 ,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T1>T2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T1>T2 .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D. T1<T2 .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解析:对化学平衡的函数图象分析一般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看图象:一看面(即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三看点(即起点.折点.交点.终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 (2)在化学平衡图象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可表示温度高或压强大. 由图可知.T1时先达到平衡.而无论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升高温度都会增大反应速率.因此T1>T2.产物Z的物质的量在高温T1时比低温T2时小.说明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C 例4.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3)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且C3 1.0mol/L.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理由是 . 解析:本题应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方面考虑. (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可求实验1反应在10 ~ 20 min时间内的反应速率. (2)分析实验1和实验2可知.两实验达平衡后.A的平衡浓度相同.则A的起始浓度必然相等.从题干可以看出.实验1和实验2达到平衡的时间不同.说明实验2中隐含条件.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化学平衡. (3)由实验1数据分析: 2A B + D 起始浓度(mol·L-1) 1.0 0 0 转化浓度(mol·L-1) 0.5 0.25 0.25 平衡浓度(mol·L-1) 0.5 0.25 0.25 K= = = 0.25 由实验3数据: 2A B + D 起始浓度(mol·L-1) C3 0 0 转化浓度(mol·L-1)C3-0.6 平衡浓度(mol·L-1) 0.6 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也不变: K= =[×]/0.62 = 0.25 C3 = 1.2 mol/L (4)比较实验1和4.起始浓度相同.温度不同.实验4中的A的平衡浓度小于实验1.说明温度升高. 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1.0 催化剂 吸热,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 基础训练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