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分)据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苏是我国经济大省,但省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为了促进共同富裕,江苏省制定了苏北崛起、振兴苏中的科学发展战略。图14中的箭头a、b分别表示江苏省内的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方向。
材料二 表4为苏北X县开发区内企业招工信息表(部分)。
(1)据图分析江苏省内人口流动方向,以及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3分)
(2)苏北地区接纳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分)
(3)为推动X县可持续发展,开发区计划对新迁入的企业设置相应的门槛,请对门槛设置的要求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据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苏是我国经济大省,但省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为了促进共同富裕,江苏省制定了苏北崛起、振兴苏中的科学发展战略。图14中的箭头a、b分别表示江苏省内的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方向。
材料二 表4为苏北X县开发区内企业招工信息表(部分)。
(1)据图分析江苏省内人口流动方向,以及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2)苏北地区接纳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为推动X县可持续发展,开发区计划对新迁入的企业设置相应的门槛,请对门槛设置的要求提出合理化建议。
(16分)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开发开放形成“三大四小”格局。“三大”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四小”是指北部湾、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和辽宁沿海。“三大”在改革开放后率先发展,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四小”经济发展程度和“三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
根据图表和所给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四小”经济区(带)基本情况(2007年数据)。
(1)四小经济区(带)中完全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所占面积最大的是 ,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3分)
(2)表中资料显示,江苏沿海地区的面积及第一产业(农业)从业人员比辽宁沿海经济带 ,但第一产业的经济经济总产值确相差不大,请从自然方面分析原因。
(6分)
(3)对于 “四小”经济区中综合经济实力最高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工业发展,有专家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请你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样提法的科学道理。(3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下表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第 (4) 问。
注: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消耗的新鲜水量。
(4)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开发开放形成“三大四小”格局。“三大”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四小”是指北部湾、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和辽宁沿海。“三大”在改革开放后率先发展,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四小”经济发展程度和“三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
根据图表和所给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三大、四小”经济区(带)空间关系图。
材料三:2009年渤海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
(1)表中资料显示,江苏沿海地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辽宁沿海经济带_________,但综合经济相差不大,请从自然方面分析原因。(6分)
(2)“四小”经济区中综合经济实力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区,该经济区二、三产业发展快速的原因是?(8分)
(3)从材料三可知,渤海海域水质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近岸,请分析原因。(6分)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开发开放形成“三大四小”格局。“三大”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四小”是指北部湾、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和辽宁沿海。“三大”在改革开放后率先发展,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四小”经济发展程度和“三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 根据图表和所给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0分)
材料一:“三大、四小”经济区(带)空间关系图。
材料二: “四小”经济区(带)基本情况(2007年数据)
材料三: “四小”经济区(带)产业经济指标(2007年数据)。
材料四:2009年渤海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
(1)四小经济区(带)中完全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所占面积最大的是 ,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6分)
(2)根据从业人员数量与综合经济指标分析,“四小”经济区的人均经济指标最高的产业化是第 产业。“四小”经济区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小的是 (4分)
(3)表中资料显示,江苏沿海地区的面积及第一产业(农业)从业人员比辽宁沿海经济带 ,但第一产业的经济经济总产值确相差不大,请从自然方面分析原因。(6分)
(4)“四小”经济区中综合经济实力最高的是 区,该经济区二、三产业发展快速的原因是?(8分)
(5)从材料四可知,渤海海域水质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近岸,请分析原因。(6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