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4所示.物体M通过与斜面平行的细绳与小物块m相连.斜面的倾角θ可以改变.讨论物块M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则一定有( ) A.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大 B.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小 C.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大 D.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12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 s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t/s

0.0

0.2

0.4

1.2

1.4

v/(m·s1)

0.0

1.0

2.0

1.1

0.7

(1)斜面的倾角α

(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t=0.6 s时的瞬时速度v.

图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两根与水平面成=30°角的足够长光滑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导轨间距为L=1 m,导轨底端接有阻值为1 W 的电阻R,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斜向上,磁感应强度B=1 T.现有一质量为m=0.2 kg、电阻不计的金属棒用细绳通过光滑滑轮与质量为M=0.5 kg的物体相连,细绳与导轨平面平行.将金属棒与M由静止释放,棒沿导轨运动了2 m后开始做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棒与导轨始终保持垂直接触.(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金属棒匀速运动时的速度;

(2)棒从释放到开始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3)若保持某一大小的磁感应强度B1不变,取不同质量M的物块拉动金属棒,测出金属棒相应的做匀速运动的v值,得到实验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出此时的B1

(4)改变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2B2=2B1,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坐标图上画出相应的v-M图线,并请说明图线与M轴的交点的物理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选修3-5]

(1)如图所示,AB是倾角为30??足够长的光滑斜面,BC是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且在B点与斜面平滑连接,质量m1=0.2 kg的滑块置于B点,质量m2=0.1 kg的滑块以=9 m/s速度向左运动并与m1发生正碰,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且m1通过B点前后速率不变,将滑块视为质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 )(       )

A. 第一次碰撞后经过2.4 s两物体再次相碰

B. 第一次碰撞后经过4.8 s两物体再次相碰

C. 再次碰撞时与B点的距离为7.2 m

D. 再次碰撞时与B点的距离为14.4 m

(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分别以速度同向运动并发生对心碰撞,碰后m2被右侧的墙壁原速率弹回,又与m1相碰,碰后两球都静止. 求∶第一次碰后球m1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选修3-5](12分)

(1)(6分)如图所示,AB是倾角为30º足够长的光滑斜面,BC是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且在B点与斜面平滑连接,质量m1=0.2 kg的滑块置于B点,质量m2=0.1 kg的滑块以=9 m/s速度向左运动并与m1发生正碰,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且m1通过B点前后速率不变,将滑块视为质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 )(      )

A. 第一次碰撞后经过2.4 s两物体再次相碰

B. 第一次碰撞后经过4.8 s两物体再次相碰

C. 再次碰撞时与B点的距离为7.2 m

D. 再次碰撞时与B点的距离为14.4 m

(2)(6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分别以速度同向运动并发生对心碰撞,碰后m2被右侧的墙壁原速率弹回,又与m1相碰,碰后两球都静止. 求∶第一次碰后球m1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选修3-5](12分)

(1)(6分)如图所示,AB是倾角为30º足够长的光滑斜面,BC是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且在B点与斜面平滑连接,质量m1=0.2 kg的滑块置于B点,质量m2=0.1 kg的滑块以=9 m/s速度向左运动并与m1发生正碰,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且m1通过B点前后速率不变,将滑块视为质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 )(       )

A. 第一次碰撞后经过2.4 s两物体再次相碰

B. 第一次碰撞后经过4.8 s两物体再次相碰

C. 再次碰撞时与B点的距离为7.2 m

D. 再次碰撞时与B点的距离为14.4 m

(2)(6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分别以速度同向运动并发生对心碰撞,碰后m2被右侧的墙壁原速率弹回,又与m1相碰,碰后两球都静止. 求∶第一次碰后球m1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