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1)从文化竞争力的主要表现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2)从参与文化竞争的紧迫要求看.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在当前国际竞争中提高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性 (1)从国际社会的总体格局上看.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 (2)从中国的发展来看.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1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具有新的特点.即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制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离.共同发展.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1)历史证明.经济在根本上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面貌.文化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经济的发展和水平.科技的每一次创新和进步.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总是相应地带来生产力的飞跃和出现经济建设的高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文化这一伴随人类发展和进步的社会现象.对当代社会经济生活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制约力.(2)但是.我们不能认为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二者的发展即有同步性的一面.也在不同步的情况.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同步性表现在:文化的某些方面不能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教育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大学和中学的入学率较低.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情况:文化的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诗词歌赋的发展.书画的发展.并非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与政治相互作用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我们看到.先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然后有封建地主阶级的革命和封建统治的建立,先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然后有气势恢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欧洲来看.先有文化复兴运动的蓬勃兴起.然后有排山倒海的各国资产阶级革命.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与政治相互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呈现出一种相互交融的特点. (2)从个人来说.公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水平特别是政治意识的提高.对于增强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民主和责任意识.增强报效祖国和人民.维护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的意识.提高人们的政治觉悟.自觉地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切.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3)从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来说.文化中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论直接指导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政治理论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典例1]近年来.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年产值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很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这段话说明( )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心环节 C.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解析]C.材料反映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A项与材料无关.我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B项错误.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所以D项错误. 难点2 正确理解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文化霸权主义 1.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产业.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目的.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文化生活的文化含量.应当说是人们生活质量很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发展文化产业最终目的和最大的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和社会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产业有报刊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广告.文化娱乐.文物保护等. 2.文化生产力 文化生产力.是指人们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文化产品生产中的智力投入和物质投入都具备社会生产力诸要素的基本特征.文化产品的生产.形成物质形态的生产过程.与共他产品的生产一道.共同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所创造的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霸权主义.就是西方国家以其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种普遍的行为准则加以推行.赋予自己在文化上的支配地位.妄图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最终达到政治的图谋.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因政治对文化的影响本土文化面临被吞噬的危险. [典例2]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美国版.2008年好莱坞又推出了中国功夫与中国国宝相结合的电影等.这启示我们( )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解析]B.本题属于启示题.题干强调我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果我们不加以挖掘我国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我国的文化资源有可能全部被外国开发了.可见只有B项符合题意. 高考考向探析 考向1 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作用 命题角度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例题1](2008年高考政治.广东卷)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剖析]:本题考查文化与人们的实践之间的关系.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据此不难选出正确答案A.B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说法错误. 命题角度二:文化的社会作用 [例题2](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2007年中央“-号文件 强调.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 农业科技贡献率(%) 每万人农村人口农业科技人员数(人) 中国 发达国家 中国 发达国家 48 70--80 1.7 40 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针对上表反映的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程度状况.运用的知识.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 [解析]本题为图表材料和文字材料混合型的题目.本题的设问要求运用的知识.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一设问的内容归结到文化的力量和作用中的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并展开论述即可. [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亿万农民群众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名师指引]本考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文化的社会作用和文化对经济反作用.因此.在复习时.我们要牢固掌握本考点的基础知识和主要内容.掌握本专题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我们还要结合我国的航天精神或有关本专点的时政材料来理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以及文化的作用. [新题导练] 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下列关于我国的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 ②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 ③受书写工具的影响 ④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剖析]C.我国的书法.篆刻艺术是一种文化.而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可见①②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书法.篆刻艺术的物质载体是书写工具.可见③也符合题意. 考向2 文化与经济.政治 命题角度一: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联系 [例题3](2007年高考文科基础.广东卷)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 A.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 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剖析]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故C项正确.排除B.D两项,文化有先进和落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故排除A项. 命题角度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例题4](2008年高考政治.海南卷)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 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 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 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剖析]选B.原生态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不一定都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可见①说法错误,原生态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经济价值.也在于保持文化精神的价值.所以④说法也错误,原生态文化也需要发展.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传播和交流.故②正确,文化能推动经济发展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故③也正确. 命题角度三:文化与综合国力 [例题5](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剖析]A.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可以从党为什么提出这一重大任务和文化的重要性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据此可知①②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不能履行政府职能.所以③说法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可见④颠倒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错误的. [名师指引]本考点是高考常考考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但并不说明该考点不会用来命主观题.因为其内容是命综合题的很好内容.我们要在这方面有充分的准备.因此.在复习时.我们要结合各种文化产业博览会.如2009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活动来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日益交融以及如何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新题导练] 2.围绕教育公平的话题.有关专家指出.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但教育公平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这说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教育在经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C.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D.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剖析]C.教育属于文化范畴.题意强调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有正反两方面.故选C. 限时基础训练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