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右图装置中.烧瓶是干燥的.由A口进气收集的气体有 A.NO B.SO2 C.NO2 D.NH3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及副反应:

 

副反应:

C2H5OH+C2H5OHC2H5OC2H5+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试管A中添加的试剂有6 mL乙醇、4 mL乙酸和4 mL浓硫酸,这三种试剂的添加顺序依次为 _______、_______    、_______

 (2)试管B中导管接近液面未伸入液面下的理由是   _______

 (3)现对试管B中乙酸乙酯粗产品进行提纯,步骤如下:

①将试管B中混合液体充分振荡后,转入         _______(填仪器名称)进行分离;

②向分离出的上层液体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充分振荡。加入无水硫酸钠的目的是:

③将经过上述处理的液体放入干燥的蒸馏烧瓶中,对其进行蒸馏,收集_______0C左右的液体即得纯净的乙酸乙酯。

 (4)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使用浓硫酸制乙酸乙酯不足之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炒菜时,加一点白酒和醋能使菜肴昧香可口,试用符合实际情况的化学方程式解释: ___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及副反应:
 
副反应:
C2H5OH+C2H5OHC2H5OC2H5+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试管A中添加的试剂有6 mL乙醇、4 mL乙酸和4 mL浓硫酸,这三种试剂的添加顺序依次为 _______、_______   、_______
(2)试管B中导管接近液面未伸入液面下的理由是  _______
(3)现对试管B中乙酸乙酯粗产品进行提纯,步骤如下:
①将试管B中混合液体充分振荡后,转入 _______(填仪器名称)进行分离;
②向分离出的上层液体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充分振荡。加入无水硫酸钠的目的是:
③将经过上述处理的液体放入干燥的蒸馏烧瓶中,对其进行蒸馏,收集_______0C左右的液体即得纯净的乙酸乙酯。
(4)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使用浓硫酸制乙酸乙酯不足之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炒菜时,加一点白酒和醋能使菜肴昧香可口,试用符合实际情况的化学方程式解释: ___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装置可用于某些气体的制备、干燥、性质的验证和尾气的处理(加热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用)。              
(1)当平底烧瓶中盛装锌片,分液漏斗中盛装稀硫酸时,可验证H2的还原性并检验其氧化产物。     
①当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D→B→B→C时,两次使用B装置,其中所盛的药品依次是CuO、_________。     
②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后,加热B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平底烧瓶中盛装Na2O2固体,分液漏斗中盛装浓氨水,B中盛装固体催化剂,可进行氨的催化剂氧化,其反应产物为NO和H2O。     
①各仪器装置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A→C→B→C,请写出B中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②装置B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平底烧瓶中盛装MnO2分液漏斗中盛装浓盐酸,B中是纯铁粉,则可选用如图仪器装置制取纯净的FeCl3 (FeCl3遇水蒸气产生白雾)。     
①根据气流方向,从图中选择适当的仪器进行实验,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字母):     A→(    )→(    )→(    )→(    )→(    );实验过程中,A、B两处均需要加热但不能同时加热,应先加热_________(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B中的反应发生后就可以停止加热,这说明B中的反应是_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②设计一种方案,证实实验结束后,B中固体中仍存在一定量的铁单质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亚硝酸钠(NaNO2)是重要的防腐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尝试制备亚硝酸钠,查阅资料:①HNO2为弱酸,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②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探究一 亚硝酸钠固体的制备
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反应方程式为2NO+Na2O2=2NaNO2,部分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

(1)写出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有同学认为装置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为排除干扰应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         (填字母)。
A.浓H2SO4   B.碱石灰  C.无水CaCl2
探究二 亚硝酸钠固体含量的测定及性质验证
称取装置C中反应后的固体4.000g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
mol/L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1
2
3
4
KMnO4溶液体积/mL
20.60
20.02
20.00
19.98
 
(3)第一组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C.滴定终了仰视读数
(4)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所得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                    
(5)亚硝酸钠易溶于水,将0.2mol·L-1的亚硝酸钠溶液和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探究三  反应废液的处理
反应后烧瓶A中仍然存在一定量的硝酸,不能直接排放,用NaOH溶液调成中性,再用电化学降解法进行处理。25℃时,反应进行10min,溶液的pH由7变为12。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右图所示。
(6)电源正极为       (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某学生拟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并收集ClO2

1A必须添加温度控制装置,除酒精灯、温度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2)反应后在装置C中可得NaClO2溶液。已知在温度低于38NaClO2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是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根据上右图所示的NaClO2的溶解度曲线,请补充从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 蒸发结晶; ??????????? 洗涤; 干燥。

3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浓度,进行了下列实验: 准确量取ClO2溶液V1mL加入到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稀释,调节试样的pH≤2.0 加入足量的KI晶体,静置片刻。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加入淀粉指示剂,用c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V2 mL。则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 molL(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已知2 Na2S2O3+I2= Na2S4O6+2NaI

.将由Na+Ba2+Cu2+SO42Cl组合形成的三种强电解质溶液,分别装入下图装置

中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进行电解,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右上图(忽略因气体溶解带来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电极f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3)若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烧杯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8g,要使丙烧杯中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应进行的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