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X 2Q △n 4 3 2 n = n-5 3×1/3 5×5% 所以 n = 6 此法较方法一简单.但仍需要计算.与方法一无质的飞跃.方法三:看出该反应在温度.体积不变条件下进行.达平衡时压强增大5%.则必为体积增大的反应.则反应方程式右边系数和必比左边大.所以 n = 6.此法能力层次高.敏锐地抓住系统压强增大与反应方程式本身特点的关系.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较为深入.又如许多高考试题只有破除常规解法.打破思维定势.才能找到简捷的解题途径. [例2] 在一定温度下.把2mol SO2 和1mol O2 通入一个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 催化剂 2SO2 + O2 2SO3 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混合物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现在该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令 a , b , c 取不同的数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相互关系.才能保证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三种气体的百分含量仍跟上述平衡时的完全相同.请填写下列空白: (1) 若 a = 0 .b = 0.则 C = , (2) 若 a = 0.5.则 b = . 和C = , (3) a , b , c 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请用两个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个只含有 a 和c .另一个只含 b 和c ) , . [分析]:本题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题目.若从化学平衡常规解法入手求解.繁琐耗时多,若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可大大简化解题过程. 根据初始状态和平衡状态的原子守恒: 由硫原子守恒.可得:a + c = 2 ① 由氧原子守恒.可得:2a + 2b +3c = 2×2+2×1=6 ② 由上式 ①② 即可求解. 解:(1) 若 a = 0 , b = 0, 则 c = 2 (2) 若 a = 0.5mol, 则 b = 0.25, c = 1.5mol (3) 由 a + c = 2.得 a = 2-c .代入式②得 2b + c = 2.类似的情形还很多.这样学生认识到.基础理解有多深.解题有多快.由此极大地刺激了学生钻研基础的兴趣.形成了良好的讨论研究的气氛.学和思路开阔.提高了触类旁通.灵活应变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必须重视基础.适当提高.循序渐进.以能力提高为目标提高效率.促进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上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初浅经验和尝试.祈望同仁不吝赐教.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 放入3L X()2L Y(),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3Y()2Q()+nR()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n值是

[  ]

A2   B4   C6   D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气体R和5升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气)+5Q(气)4X(气)+nY(气)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  ]

A.

2

B.

3

C.

4

D.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 X(气)和2 L Y(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气)+3Y(气) 2Q(气)+nR(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少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  )?

A.3                  B.4                  C.5                 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反应2R()5Q()4X()2Y()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20s后,R减少了0.04 mol,则平均每分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

A. R0.08mol·L-1

B. Q0.05mol·L-1

C. X0.12mol·L-1

D. Y0.06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L X(气)和2L Y(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气)+3Y(气)2Q(气)+nR(气)

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

[  ]

A.3
B.4
C.5
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