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水煤气转化反应CO(g)+H2O(g)
CO2(g)+H2
(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说法中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选填编号)。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H-O键
c.v正(CO) = v逆(H2O) d.c(CO) = c(H2)
(3)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数据:
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
H2O |
CO |
H2 |
CO |
|||
1 |
650 |
2 |
4 |
1.6 |
2.4 |
3 |
2 |
650 |
1 |
2 |
0.8 |
1.2 |
5 |
3 |
950 |
1 |
2 |
— |
— |
— |
①由实验组1的数据可知,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
②由实验组1和2的数据可分析,压强对该可逆反应的影响是 。
③有了实验组1和2的数据,再设计实验组3,其目的是 。
水煤气转化反应CO(g)+H2O(g) CO2(g)+H2 (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说法中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选填编号)。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H-O键
c.v正(CO) = v逆(H2O) d.c(CO) = c(H2)
(3)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数据:
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
H2O | CO | H2 | CO | |||
1 | 650 | 2 | 4 | 1.6 | 2.4 | 3 |
2 | 650 | 1 | 2 | 0.8 | 1.2 | 5 |
3 | 950 | 1 | 2 | — | — | — |
反应时间/min | n(SiF4)/mol | n(H2O)/mol |
0 | 1.20 | 2.40 |
t1 | 0.80 | a |
t2 | b | 1.60 |
(15分)氢元素与氮元素可组成多种微粒,如NH3、NH4+、N2H4等。
I.(1)分析常见的H2O与H2O2、CH4与C2H6的分子结构,写出的N2H4电子式_____。
(2)某盐N2H5Cl与NH4Cl类似,是可溶于水的离子化合物,其溶液因水解而呈弱酸性。N2H5Cl溶液显酸性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3)有七种物质:NH3、Mn2O3、ZnCl2、MnO2、NH4Cl、Zn和H2O,是锌—锰电池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某些反应物(NH4Cl为其中之一)和某些生成物(NH3为其中之一)。
写出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在恒温条件下,起始容积均为5L的甲、乙两密闭容器中(甲为恒容器、乙为恒压容器),均进行反应:N2+3H2 2NH3,有关数据及平衡状态特点见下表。
(4)下列能表明容器乙一定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 |
B.容器内的氮元素的质量不再变化 | |
C.氢气的生成速率与氨气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3![]() | D.形成1mol N N键的同时形成6molN—H键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