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会出现浑浊的是( ) A.氯化钙溶液 B.澄清的石灰水 C.水玻璃 D.硝酸钡溶液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一种盐,然后在此盐溶液中加入细的食盐粉末,由于碳酸氢钠在该状态下溶解度很小,呈晶体析出.同时由于大部分酸式碳酸盐不稳定,加热后容易转变为正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可制得纯碱.

根据以上叙述,简要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述方法进行时,所用的起始原料是哪些物质?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最终产品是哪些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3)该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四:①生产过程中部分产品可作为起始原料使用;②副产品是一种可利用的氮肥;③反应不需要(太多加热,可以节约能源;④副产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一种盐,然后在此盐溶液中加入细的食盐粉末,由于碳酸氢钠在该状态下溶解度很小,呈晶体析出.同时由于大部分酸式碳酸盐不稳定,加热后容易转变为正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可制得纯碱.

根据以上叙述,简要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述方法进行时,所用的起始原料是哪些物质?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最终产品是哪些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3)该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四:①生产过程中部分产品可作为起始原料使用;②副产品是一种可利用的氮肥;③反应不需要(太多加热,可以节约能源;④副产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学和环境保护、食品营养、材料应用等密切相关。

(1)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①下列各项中,完成空气质量报告时不需要监测的是           (填字母)。

A.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B.二氧化氮的浓度

C.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填字母)。

A.将废旧电池进行深埋处理

B.充分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C.给汽车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

③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轧钢厂排出的废水主要是含盐酸的酸性废水,处理此废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字母)。

A.沉淀法     B.中和法     C.氧化还原法

(2)营养平衡、合理用药是保证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①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有糖类、       、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在氢、钠、铁这三种元素中,属于人体生命活动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②下列物质中,具有解热镇痛疗效的是          (填字母)。

A.氨基酸      B.阿斯匹林      C.青霉素

③有些药片常用淀粉作为黏合剂,淀粉进入人体后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逐步水解,最终转化为         (填物质的名称)。维生素C能防治坏血病并具有还原性,验证维生素C有还原性可以使用淀粉溶液和           试剂共同完成。

(3))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化学。

①陶瓷、水泥和普通玻璃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它们属于          (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制造普通玻璃时,需要的主要原料有纯碱、石灰石和        (填化学式)。

②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          (填“化学”或“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硬铝(一种铝合金)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和纯铝相比,硬铝的强度      (填“低”、“高”或“无法确定”),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③在尼龙、棉花、涤纶这三种物质中,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橡胶是制造轮胎的重要原料,天然橡胶通过          (填“硫化”、“氧化”或“老化”)措施可增大其强度、弹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白色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白色污染”主要是        (填“废塑料制品”、“废橡胶制品”或“生活垃圾”)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工业生产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杂质.为测定某纯碱样品的纯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三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样品溶解后,加试剂使CO32-沉淀,测定沉淀的质量.
方案二:用0.100mol/L盐酸滴定.
方案三用稀酸将CO32-转化为CO2,测定CO2的质量.
(1)方案一的操作步骤有:①称量并溶解样品;②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过滤;④洗涤;⑤干燥;⑥称量并进行恒重操作.称量时所需定量实验仪器为
电子天平
电子天平
.判断是否达到恒重的标准是
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001g
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001g

(2)方案二的具体过程如图甲:
①操作1所需要的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滴定时选择的指示剂为甲基橙.当溶液
黄色恰好变成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黄色恰好变成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时,说明达到了滴定终点.
③为减少偶然误差,通常的处理办法是
做2-3次平行实验
做2-3次平行实验

④滴定时若锥形瓶内有少量液体溅出,则测定结果
偏低
偏低
.(选填“偏高”、“偏低”、“不影响”,下同),若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未知液润洗,测定结果
不影响
不影响

(3)方案三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操作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在干燥管内装满碱石灰,称量质量为W1 g;③称量W2 g样品装入广口瓶B中;④关闭止水夹;⑤缓慢加入稀H2SO4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⑥打开止水夹;⑦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再称量干燥管,质量为W3 g.该方案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
53(W3-W1)
22W2
53(W3-W1)
22W2
(用代数式表示).上图中装置A的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装置C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有同学认为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进入干燥管导致测量结果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改进措施可以是
在干燥管右边再加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在干燥管右边再加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4)若用如图丙装置对样品进行分析,根据量瓶中收集到的液体的体积来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则下列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B
B
.(选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