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有些实验结果需用曲线或图进行表达. [高考模拟] 1.某种植物块根的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共同决定.只要基因R存在.块根必为红色.rrYY或rrYy为黄色.rryy为白色,在基因M存在时果实为复果型.mm为单果型.现要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 (1)请写出以二倍体黄色块根.复果型植株为原始材料.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的主要步骤. ①二倍体植株(rrYyMm)自交.得到种子, ②从自交后代中选择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二倍体植株.并收获其种子(甲), ③播种种子甲.长出的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四倍体植株.并收获其种子(乙), ④播种甲.乙两种种子.长出植株后.进行杂交.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若用遗传图解答题.合理也给分) (2)如果原始材料为二倍体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你能否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为什么? 不一定.因为表现型为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有多种基因型.其中只有基因型为RrYyMm或RryyMm的植株自交后代才能出现基因型为rryymm的二倍体植株. 2.番茄对矮生植株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AaBB与aaBb的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4种.aaBb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矮生红果︰矮生黄果=3︰1. (2)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13或11.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正常或矮生. (3)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碱基由C变为U.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Y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Y突变体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改变比X突变体可能更多(或:X突变体的蛋白质可能只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Y突变体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从第一个氨基酸后都改变). (4)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某基因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也可以抑制某基因表达.假设A基因通过控制赤霉素的合成来控制番茄的株高.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①实验设计:(借助转基因技术.但不要求转基因的具体步骤) a.分别测定正常与矮生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b.通过转基因技术.一是抑制正常植株A基因的表达.二是使A基因在矮生植株过量表达. c.测定两个实验组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②支持上述假设的预期结果:与对照比较.正常植株在A基因表达被抑制后.赤霉素含量降低.株高降低,与对照比较.A基因在矮生植株中过量表达后.该植株赤霉素含量增加.株高增加. ③若假设成立.据此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途径.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答案二:b.通过转基因技术.抑制正常植株A基因的表达.测定其赤霉素含量和株高.c.通过转基因技术.使A基因在矮生植株过量表达.测定其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3.已知猫的性别决定为XY型.XX为雌性.XY为雄性.有一对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猫的毛色.B为黑色.b为黄色.B和b同时存在时为黄底黑斑. 请回答: (1)黄底黑斑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表现如何? (2)黑色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表现如何?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荔枝果皮中存在多酚氧化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而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温度、氧和机械损伤以及微生物等因素都会影响果蔬的保鲜效果。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和无氧条件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假定优质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的百分率应低于15%)(12分)

实验一:探究无氧条件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假设: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无活性,无法催化褐变反应。

供选材料: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荔枝、2%次氯酸钠溶液、CO2气体、氧气、保鲜袋等。

供选仪器:恒温箱、充气装置。

实验方案:①预处理:将刚采收回来的新鲜荔枝去柄,用2%次氯酸钠溶液浸果、晾干。

②施加实验条件实施实验。

65.若上述实验假设成立,请完成下表。

实验施加条件

实验结果(有无褐变)

实验组

           

对照组

保鲜袋内充入足量的空气

     

实验结果: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无法催化上述的褐变反应过程,果实无褐变。

66.既然无氧条件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你认为可否在此条件下贮藏荔枝?   

为什么?                                      

实验二: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供选材料: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荔枝、2%次氯酸钠溶液、保鲜袋、标签、记录纸、笔等。

供选仪器:恒温箱。



67.右图是该同学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获得的折线图。请以此图为依据补充完善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①   预处理:将刚采收回来的新鲜荔枝去柄,

用2%次氯酸钠溶液浸果、晾干。

② 确定测量指标。

③ 选择实验材料、分组并施加实验变量。

设计实验变量梯度;

选材分组:                                

装入保鲜袋并作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 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

⑤ 实验结果:每组发生褐变荔枝的面积(%)(假定每组荔枝表皮总面积为100)。

组一1:褐变面积2.8;    组一2:褐变面积3.2;

组二1:褐变面积8.1;    组二2:褐变面积8.3;

组三1:褐变面积10.3      组三2:褐变面积13.7;

组四1:褐变面积27.2;   组四2:褐变面积23.8;

组五1:褐变面积68.7;   组五2:褐变面积72.3;

组六1:褐变面积98;    组六2:褐变面积95;

68.针对实验方案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用合适的表格表达。

                                      

69.【结论】综合以上二个实验的结果可见,无氧条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都有影响。根据对以上图表数据的分析可知对荔枝具有较好保鲜效果所需的温度范围是        。如果要探究荔枝保鲜效果的最佳环境条件,你认为对上述实验需要进一步完善并可探究的课题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