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文的影响: ⑴对河流的影响 ①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a河流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雨林气候.海洋性气候---变化小,地中海气候---冬季汛期.夏季枯水期,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夏季丰水期), b 结冰期的长短:温带地区的河流可能出现结冰期(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不同) ②对河流水系特征的影响:降水量大的地区.河网密度较大.河流的长度较长 ⑵对湖泊的影响 ①内流湖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位较低.盐度较高 ②外流湖区:降水丰富.湖泊面积较大.多为淡水湖 ⑶对沙漠地区水的影响 ①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下渗地下而成地下水. ②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地表水缺乏 ⑷对海水性质和洋流的影响 ①对海水盐度的影响----降水多.蒸发弱的地区一般盐度较低.反之. ②风海流的形成----受盛行风的吹拂 ③上升流的形成----受离岸风的吹拂 ⑸对雪线高度的影响----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 ①纬度越高的地区气温越低.雪线的高度也越低 ②同纬度附近地区降水多的地区.雪线较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和北坡的差异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河流上游修水库,则水库下游的水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水库前后的水位变化。回答:1、2题
1、水库建成后,该水文站测得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
A.2-4      
B.5-7 月    
C.7-8 月    
D.9-10 月
2、水库建成后,对该流域会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①洪涝灾害频发 ②河床泥沙沉积严重 ③改善航运条件 ④进行水力发电  ⑤保护植被
[     ]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③④        
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13分)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市位于拉萨河谷地。

材料一:2011年10月26日,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标志着该工程进入主体建设阶段。它是一座以灌溉、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供水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拉萨河流域图

材料三: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下图表示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土地利用状况

(1)拉萨河的水源主要补给类型是            补给和              补给。(2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旁多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对拉萨市产生的有利影响?(3分)

(3)据材料三,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的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小的是                   ;1998~2009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分)

材料四:图为拉萨市地形图。

(4)据材料四,拉萨市的城市空间形态呈             状,影响其空间形态的因素是                               。(3分)

(5)拉萨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该城市规划的总原则是“城中限高,城外限宽”,下列说法正确的(      )( 2分)

①沿河分布地形限制,所以“限宽”     ②人口稀少无须拓展,所以“限宽”

③气候寒冷降水较少,所以“限高”     ④保持城市特殊风貌,所以“限高”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材料和淮河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2002年公布的全国遥感普查资料,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08万km2,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桐柏山区、大别山区等地区。

材料二:据调查测定,淮河流域流失的土壤大部分粒径小于0.5mm,一场暴雨过后,土壤中粒径1.2mm的沙砾增加1.0~3.6%,土壤有机质损失19.5~36.4%。上个世纪80年代山丘区农耕地每公顷施用的化肥仅十几公斤,现在为了维持产量每公顷施用五百公斤左右。

材料三: 淮河流域水系图

 

(1)据图说明淮河流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分析M地形成降水峰值中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淮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土壤和水文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从上、下游和南、北两岸角度比较淮河水系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材料和淮河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1:根据2002年公布的全国遥感普查资料,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08万km2,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桐柏山区、大别山山区等地区。

材料2:据调查测定,淮河流域流失的土壤大部分粒径小于0.5mm,一场暴雨过后,土壤中粒径1.2mm的沙砾增加1.0~3.6%,土壤有机质损失19.5~36.4%。上个世纪80年代,山丘区农耕地每公顷施用的化肥仅十几公斤,现在为了维持产量每公顷施用五百公斤左右。

材料3:淮河流域水系图。

(1)据图说明淮河流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分析M地形成降水峰值中心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简述淮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土壤和水文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3从上、下游和南、北两岸角度比较淮河水系的特点。(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材料和淮河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1:根据2002年公布的全国遥感普查资料,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08万km2,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桐柏山区、大别山山区等地区。

材料2:据调查测定,淮河流域流失的土壤大部分粒径小于0.5mm,一场暴雨过后,土壤中粒径1.2mm的沙砾增加1.0~3.6%,土壤有机质损失19.5~36.4%。上个世纪80年代,山丘区农耕地每公顷施用的化肥仅十几公斤,现在为了维持产量每公顷施用五百公斤左右。

材料3:淮河流域水系图。

(1)据图说明淮河流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分析M地形成降水峰值中心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简述淮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土壤和水文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3从上、下游和南、北两岸角度比较淮河水系的特点。(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