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徽怀远三中月考)2008年12月26日.中线黄河北-羑河北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河南省南水北调黄河以北干线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完成7~8题.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 8.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0届东海二中考前冲刺卷)传统的城市中心,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配套功能建设等方面往往会达到一个饱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打造城市副中心也就会顺势成为城市发展升级的主导方向。

 

材料一:“南京南站要建成中国最大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铁路枢纽。”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视察铁路南站时提出这样的要求。南京南站将有5条高等级铁路汇集,这5条铁路包括京沪高铁、沪汉蓉铁路、宁安城际、宁杭城际、沪宁城际。有28股道,15个站台,堪称世界上最大的铁路枢纽。南京铁路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大致600米范围内,铁路、地铁、公路客运、公交、轻轨5大交通体系交错,而通过200多部电梯,这5大交通体系完全连接在一起,真正意义实现“零换乘”。

材料二:商家也纷纷将眼光投向了南站地区。南站地区周围6平方公里,将打造成仅次于新街口的第二个城市副中心,南京市政府对它的定位是金陵门户、秦淮陆港。众预测至2030年,南站枢纽年发送铁路旅客5822万人次,约是现有南京站的5倍,公路旅客1100万人次,而这个优越的交通区位势必会刺激周边的土地利用,初步估计未来南站周边将容纳8万人口和15万个岗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仇向阳乐观地分析,南京南站建成后,完全有能力成为南京甚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地标。

(1)在南京南站周围能形成仅次于新街口的第二个城市副中心的原因是          

                          

(2)南京第二商业中心打造完成后,南京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将与      (同心圆、扇形、多核心)结构模式类似。

(3)由材料推测,南站周围地区地价将      ,引起该处地价变化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4)在长三角城市圈中,与南京城市级别相同的城市为     。比其级别更高一级的城市为        ,该城市是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其影响能辐射            

(5)试分析为什么说“南京南站建成后,完全有能力成为南京甚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地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

材料二 皖江城市带示意图。

材料三 经济活动不同环节的附加值示意图。

(1)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产业区域转移对皖江地区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发展产品制造业会存在哪些问题?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美国墨西哥湾一石油钻探平台于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晚发生爆炸,具体地点位于路易斯安那州东南84千米处,原油在海底以每日一千桶的速度不断喷出,海面石油污染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威胁生态环境。据此完成1~2题。

1.风浪和洋流是石油污染扩散的主要动力。分析下列洋流中可能会对此次泄漏石油的扩散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是                                              (  )

①北赤道暖流 ②墨西哥湾暖流 ③北大西洋暖流 ④加利福尼亚寒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关于洋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比寒流经过的海区低

B.暖流与寒流交汇处容易形成大渔场

C.在北半球,向北流的洋流为暖流

D.秘鲁西海岸荒漠景观的形成跟寒流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1-3题。

材料: 受副热带高压和西南涡北上的共同影响,辽宁省从2010年7月19日至21日自西向东先后遭遇特大暴雨的袭击。截至21日7时,全省平均降水量为87毫米,为1994年以来最多值。靠近辽河的铁岭、开原、西丰、昌图、台安、新民、盘锦等县市均刷新1951年以来当地日降水历史最多纪录。

1.判断此次降水过程的主要降水类型是(  )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2.此后一段时期内,在正常年份长江流域看到的景象是(  )

A.阴雨连绵       B.干燥酷热

C.沙尘肆虐       D.秋高气爽

3.下图中虚线表示副高在不同时期的位置,其中能表示这一时期位置的是(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中国国务院批准。这是安徽历史上首个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专项规划。该示范区涵盖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也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等之后的又一中国试点新区。至此中国已形成东(上海浦东)中(武汉和长株潭等)西(成渝)、南(深圳)北(天津滨海)兼顾的改革试点版图,改革逐渐从外围走向核心。

材料二:中国试点新区分布图

上海浦东新区

 

材料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1)根据材料二,说出我国“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空间分布特点。

 

(2)试从地理角度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对促进我国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结合传统的产业承接方式皖江城市带应注意什么?

 

(3)联系所学知识,试从资源、地理位置、交通等方面比较另外六地发展经济的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