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工业生产上,获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方法有:①从植物中提取;②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胡萝卜植株,过程如图:
离体组织 愈伤组织 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
①A过程表示________,B过程表示________。
②培养过程中通常用的培养基为__________。
③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
④若离体组织为胡萝卜的根尖细胞,则培养成的植株叶片的颜色为________,说明根尖细胞________。
(2)若用微生物的发酵来获得β-胡萝卜素,首先需要通过________技术获得工程菌。
①培养基中的四大类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工程菌迅速繁殖,应用________培养基。
③发酵过程中应采用________技术来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保证发酵正常进行。
(3)在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石油醚是理想的萃取剂,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②萃取过程采用水浴加热,不用明火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生产上,获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方法有:①从植物中提取;②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胡萝卜植株,过程如图:?
离体组织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
①A过程表示 ,B过程表示 。?
②培养过程中通常用的培养基为 。?
③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的植物激素是 ,这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
④若离体组织为胡萝卜的根尖细胞,则培养成的植株叶片的颜色为 ,说明根尖细胞 。
(2)若用微生物的发酵来获得β-胡萝卜素,首先需要通过 技术获得工程?
①培养基中的四大类物质为 。
②为了使工程菌迅速繁殖,应用 培养基。?
③发酵过程中应采用 技术来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保证发酵正常进行。?
(3)在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石油醚是理想的萃取剂,因为它具有: 、 、 等优点。
②萃取过程采用水浴加热,不用明火加热的原因是 。
工业生产上,获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方法有:①从植物中提取;②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胡萝卜植株,过程如图:?
离体组织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
①A过程表示 ,B过程表示 。?
②培养过程中通常用的培养基为 。?
③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的植物激素是 ,这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
④若离体组织为胡萝卜的根尖细胞,则培养成的植株叶片的颜色为 ,说明根尖细胞 。
(2)若用微生物的发酵来获得β-胡萝卜素,首先需要通过 技术获得工程菌
①培养基中的四大类物质为 。
②为了使工程菌迅速繁殖,应用 培养基。?
③发酵过程中应采用 技术来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保证发酵正常进行。?
(3)在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石油醚是理想的萃取剂,因为它具有: 、 、 等优点。
②萃取过程采用水浴加热,不用明火加热的原因是 。
2009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下图表示该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④过程应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过程中将含杀虫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常用的方法是
(3)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来源:学*科*网]
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 (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 ;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Ⅱ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现象是: 。
(4)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黏性末端为,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
(08长郡中学二模)(22分)2007年夏天,我国太湖爆发了大范围蓝藻,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严重影响了市民生活。
(1)蓝藻是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故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二者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
(2)为判断太湖上游沿岸某工厂是否为污染源,并初步确定污染物中主要是何种物质含量超标,环保部门进行了实验检测。检测员顺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
Ⅰ.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
II.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三等份;编号B、C、D分别进行如表处理,之后加入等量的蓝藻,置于阳光下若干天,再次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单位:104个/mm3)
水样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A组(原始水样) | 0.2 | 0.3 | 0.3 | 1 | 10 | 10 | 7 | 7 | 6.5 |
B组(添加N) | 1 | 1.5 | 2 | 2.5 | 20 | 19 | 18 | 17 | 18 |
C组(添加P) | 8 | 9 | 9.5 | 10 | 11 | 9.5 | 7.5 | 7.5 | 7 |
D组(无添加) | 0.2 | 0.2 | 0.3 | 1 | 10 | 9 | 7 | 7 | 6.5 |
通过A组数据可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大范围蓝藻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超过了湖泊生态系统 的限度。某些蓝藻会产生并分泌一些 代谢产物(如毒素等)对鱼类等水生动物造成危害,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累积危害至牲畜乃至人类。实践证明,只有终止污染物的排放,之后利用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发挥其自净功能,再辅以必要的人工治理措施,才有可能根治这种“绿色污染”。
(4)如果要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可采用黑白瓶法。该方法是从湖泊的一定深度取水样,测其初始的溶氧量。然后将水样分装在透光的白瓶和不透光的黑瓶中,黑白瓶都放回取样深度,一段时间后取出,再测其溶氧量。此时,白瓶中溶氧量的变化是瓶中生物 之差,这些数值可用来研究该水层是否存在光能自养生物,以及它们固定太阳能的多少等问题。
(5)某小组同学通过对水中细菌的培养观察实验调查池塘的污染情况。在制备培养基时,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 。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培养基上 越多,说明池塘水样中细菌的种类越多。
(6)在八十年代太湖生态环境未被破坏时,科学家曾对太湖中的鱼类资源做过调查,右图表示当鱼的密度上升时,鱼产量、个体生长量、食物量和寻食耗能量的变化曲线。其中能代表鱼个体生长量的曲线是
A.l
B.2
C.3
D.4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